随着“双十一”的火爆开幕,各类产品营销活动也加足马力,一种特别的“种草”方式也活跃在各大社交、电商平台,即“第三方测评”。它既不需要粉丝口碑的佐证,也没有官方质检背书,只需公布“×××黑红榜”“十款热门××测评”“××必买推荐”……这些测评内容多样,大到楼盘、汽车,小到手机数码、辣条零食,几乎“万物皆可测评”,先吸引一波消费者关注,然后通过测评内容引流,提升产品曝光度和可信度。
客观而言,这类新的“种草”方式只要客观公正,真实可信,不夹带私货,倒也无可厚非,甚或得到市场和消费者认可。但怕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以致“新种草”异化为“搅局者”,这是值得引起警惕的。中消协近日就曾发布提示,理性审视消费需求,切勿迷信“第三方测评”等“种草”流量。
一方面,随着各类测评号、测评博主的兴起,“种草掺水”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简单的物理测评、无源数据堆叠、花式PPT只是一般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抹黑、诋毁某款产品,展示产品过敏、无效、无故损毁等视频,宣传“智商税”“谁买谁后悔”……令观者心惊。同时,从“吸粉”变为不正当竞争,“第三方测评”在悄然“黑化”,消费者心里已有“芥蒂”,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去买什么,但会下意识地不去选择有负面评价的产品。这也许是很多“小作坊”“山寨”测评号的真正目的。另外,在测评产业的另一端,“打假测评”也相伴而生,这类号以“打假”的名义,看似是帮消费者排雷的“假测评”,实际上是在反衬某产品,挂出商品链接,反向引导消费者下单。这与其说是“新种草”,倒不如说是“搅局者”。
“新种草”异化为“搅局者”,就在于其背后存在高利润产业链。一些“测评大号”因为粉丝量多,直接会有赞助商出钱做测评,卖出产品还有佣金就不用说了,许多“测评小号”通过带货佣金养号,也是获利可观。此前,中消协通过对12个互联网平台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调查发现,55.7%的账号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模式。如此而来,公正性自然难保。
其实,产品测评的概念是严格的法律定义,需要有资质的机构支撑;同样,机构的义务是检测,不能对产品作出评价和定性。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既违反了法律制衡的原则,更对市场和消费者构成了危害。
“新种草”不能异化为“搅局者”。对当前“第三方测评”的乱象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政策、法律监管。既要从测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测评方法、测评程序、结果发布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还要在检测资质与测评发布的门槛上,设置相应的准入标准和追责制度,确保测评流程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对于因“第三方测评”造成的商业损失和权益侵害,应尽快建立主体责任落实制度,加强平台监管、稽查处罚。
消费者也应睁大眼睛,对于评论吐槽意见较多、带货推销倾向明显甚至有失公允的,要及时搜索查证、自觉远离。对偷换测评概念、测评结果自相矛盾等涉嫌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应保留证据向相关互联网平台和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依法主张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