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漫天,围炉读书,林语堂先生描述的读书桥段,每每想起总是让我心神往之。
“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想一想先生描述的读书场景,确实让人心旌摇曳。炉火纯青,偎着红泥火炉,“滋滋”水声入耳。室外万籁俱寂,偶尔一两声狗吠传入耳际,手捧一本喜欢的书,慢慢地翻着,任凭思绪飘飞,多么惬意的读书状态。
书香袭心头,寒冬亦温暖。想一想自己那些冬日读书的经历,颇有一番感慨在心间。
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只废旧铁皮漆桶改造的炉子。这个炉子是烧炭的,冬天的早上一院子的浓烟中,父亲乐呵呵地把生好火的炉子搬到堂屋。一整个冬天烧水、煮饭、取暖就全靠它了。每天晚上吃过饭,我就和哥哥抢占有利位置,方便晚上读书学习。我们尽量把凳子靠近炉火,把脚伸到火塘边,炉火暖洋洋地映射在我们的身上,手中的书本暖洋洋的,我们的心也暖洋洋的。晚读早诵,奋笔疾书,我们在炉火旁度过了小学和初中的日日夜夜。曾经因为炉子靠得太近,掉落的火星把棉鞋烧了一个大洞,还是母亲闻到烧焦的棉花味才发现。儿时的印象里,烧焦的棉花味就是冬日读书的味道。
工作以后,住在学校宿舍,在同事的提醒下也安装了一个炉子。蜿蜒在宿舍里的热管道,让房间温度提高了很多,也让我在村小孤寂的日子不再感到寒冷。冬天晚上倚着床头,舒适地捧起一本书,徜徉在书海里几个小时,那绝对是一种享受。后来,我看到班级很多孩子穿得少,上课的时候冷得直打哆嗦,和孩子们一商量,他们对于我把炉子搬到教室的决定欢呼雀跃。有的孩子带来了家里的煤球,有的孩子带来了劈好的木头,会烧炉子的两个孩子自告奋勇守护炉子。很快,教室里暖洋洋起来。早读课再也没有孩子迟到了,放学以后还有一些孩子写完家庭作业再回去。每天到教室,炉子里散发的木香,我感觉那就是冬日读书的味道。
自从搬到了新家,有了地暖和空调,冬日再也不用缩手缩脚哈着气读书了。室外朔风凛冽,瑞雪簌簌,室内温暖如春,沁人心脾,一冬的寒流和喧嚣都被拒之门外。我喜欢和着书房深色核桃木的灯盏,换上一件宽松的衣服,泡上一杯清茶,从书架上取下书,拂去微尘,书卷展开墨香扑面。我在字里行间畅游,一页页读下去,听得见纸张的声音,也听得见文字的声音。灯光是有脚的,攀爬在每一张书页上,书上的文字刹那间有了温度,每一个字、词、句、段瞬间有了生命。沉浸在文字中,气清神明,静心抒怀。开灯展卷,温馨静谧的日子,我感觉那就是冬日读书的味道。
冬日读书滋味长,这滋味中有焦棉花的味道,有柴火燃烧的味道,更有家的味道。天冷,心却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