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韵展巴蜀华章
◎ 本报记者 周洁

 

    在巴蜀大地的深邃脉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穿越时空的长河,熠熠生辉。今年10月下旬,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以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视角,向世人呈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四川非遗画卷,也向世界展示了四川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活力。近年来,四川省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生活,也让四川非遗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活态传承  鲜活生动

    11月13日,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在成都举行,同步拉开首届“天府非遗周”活动的帷幕。活动上发布了2024年度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42个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些案例涵盖了非遗保护实践、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播推广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四川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勾勒出四川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局面。

    其中,成都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报送的“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保护实践”获评四川非遗保护实践优秀案例。这一实践不仅保存了藏族唐卡的独特技艺,也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非遗的魅力。“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保护实践”的负责人正是“中国好人”、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拉孟。

    “唐卡是民族文化瑰宝,要靠我们来传承,发扬光大。”定居成都的20余年间,拉孟一直坚持免费培养唐卡传承人,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又热爱唐卡绘画的年轻人,至今已培养1400多名传承人。他们中有100余人已被认证为省级和州级唐卡传承人,有的还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在拉孟看来,藏族唐卡的传承,不仅需要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在创作上推陈出新。“比如说建筑,各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都可以融入到唐卡绘画上来。”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艺术表达拥有时代的旺盛生命力。”

    拉孟与藏族唐卡的故事是四川非遗活态传承的一个缩影。仅仅是此次优秀案例推选活动,主办方就收到了四川全省共计383个项目报名。这些项目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探索,鲜活而生动。茂县的羌年保护实践,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级非遗羌年如何从被联合国认为是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到今天已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崇州竹艺村将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植入乡村发展,让美丽乡村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仅今年“五一”假期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凉山州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发动彝族妈妈们居家为母婴品牌定制彝纹绣样,帮助彝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各地学校将舞狮、竹编、砂器等非遗引进校园,在学生们心中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非遗不仅仅是一项项技艺,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是活态的文化瑰宝。在四川这片热土上,人们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让这些文化瑰宝不断绽放出时代的光彩。

    科技赋能  焕发新颜

    11月12日,网络名人李子柒最新“漆器”非遗作品全网发布,重回大众视野,引发全网关注,不到20分钟,“李子柒回归”话题便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作为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李子柒最新发布3部作品,主题均聚焦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第一支作品主题“漆器”,展示了成都漆艺的精细与雅致;第二支作品主题“森林衣帽间”,以创意生活实验的方式展示了竹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第三支作品主题“绒花”,则展现了4项非遗:缫丝、植物拓染、蜀锦、绒花,并创新性地展示了传统绒花制作工艺和蜀锦的精妙融合。

    众多网友留言,在李子柒的视频里,可以看见美学中国,看见乡村雅致,看见非遗绚丽。“李子柒回归”话题火爆全网,映射出的是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非遗之美的关注。而这也是古老的非遗与现代数字科技碰撞下,一场跨时代的“对话”。

    近年来,四川各地利用AR、VR、大数据、网络直播等现代技术手段,让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有了更鲜活的表达与呈现。

    国家级非遗古蜀银花丝尝鲜数字作品,以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倪成玉带领团队耗时四年时间打造的国礼重器“江山永固·龙珠花熏”为原型,结合3D数字化技术延伸复刻,通过区块链版权登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南派金银花丝技艺通过数字化应用完美呈现。国家级非遗都江堰放水节,在举办期间,利用VR技术,将放水仪式现场进行全景直播,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还推出了放水节主题的数字文创产品,如放水节主题的手机壁纸、表情包等,让这一传统活动以更加时尚、便捷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更是在历届活动中,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和交流,利用数字技术,将非遗节打造成了一个集展示、交易、交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数字展览、在线互动等方式,让全球观众都能够参与到非遗节的盛况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四川非遗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非遗的传播渠道,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展现了非凡的生命力。

    文化为魂  振兴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遗既是稀缺的文化资源,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记录着历史、反映社会生活,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11月1日,2024羌年庆祝活动在茂县举行。点起“万年火”、开坛饮砸酒,美丽的萨朗姐献上羌红哈达,欢快的萨朗锅庄、非遗服饰秀、非遗巡游等精彩节目点燃了2024幸福羌年。来自汶川、黑水、北川等各县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齐聚”茂县,为羌年系列庆祝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精彩的非遗展演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成为当地振兴发展的一大特色亮点。

    而位于茂县的中国古羌城已然成为一个集非遗展示、传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景点。这里吸纳了从山上搬下来的村民就业,通过表演羌笛、羌绣等传统技艺,让游客立体、全面地感受羌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各地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凝聚力,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创新活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持久动力。

    成都崇州市深挖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的经济价值,搭建了竹编文化创客基地,为道明竹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发展“竹编+生活用品”产业体系,聚合竹编非遗传承人、竹编艺人,实践“集群创作+规模生产”模式,制作销售竹编茶具、竹编箱包、竹艺鼠标键盘等创新产品,探索出了当地振兴发展的新路径;德阳绵竹市依托国家级非遗绵竹木版年画,大力培育和发展年画产业,将年画村发展成集文化创意、旅游、展览、民宿、乡村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并在制作材料、技艺上不断创新,开发出刺绣年画、竹编年画、年画服装等20多个系列年画产品,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年画文化的国际传播和经济价值的提升。凉山州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合作,加强对国家级非遗凉山彝族刺绣的保护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使其成为凉山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帮助大量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同时,以凉山彝族刺绣为代表的非遗旅游线路的开发,也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当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自信与经济提升的双赢……

    在活态传承中,感受到了技艺与文化的双重守护;在数字化发展中,见证了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的完美融合;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领略非遗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四川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一场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交融,更是文化自信助力社会发展的有力证明。在四川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非遗正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当前:A1版(2024年1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