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教育人生
晏阳初一生心怀“教育救国”抱负,以“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作为毕生追求,他是中国近现代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第一个将中国本土发明创造的平民教育、乡村建设经验传播到全世界并生根发芽取得卓越成效的教育家。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是迄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终身顾问的亚洲人,也是中国第一位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公益人物。
“走出象牙塔,跨进篱笆墙”的晏阳初,在他躬耕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70余年的实践中,开创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独创意义且高度契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国和世界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都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高擎公平济世的思想大旗,用教育改变世界
受中国儒家思想熏陶,晏阳初从小就具有极强的使命感和救世观,他一生所服务的对象,是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的平民教育,改变了贫苦民众的命运。他的教育思想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跨越了种族和阶层的界限,达到了人类和世界的一个新高度。
(一)追求公平,开辟有教无类新境界。
晏阳初始终将“平”字贯穿于他所从事的平民教育全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说,“平民教育的‘平’字,是‘平等’意思:‘道德人格平等’‘受教育社会机会平等’”。在开展平民教育时,晏阳初对所有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不分男女、不论年龄、不论地位,不分长幼、不分职业,只要愿意学,他都一视同仁免费教育。从他1920年回国到1949年的近30年时间里,晏阳初通过募集社会捐款等方式,在全国掀起了蔚为壮观的“除文盲,做新民”识字运动,让许多不识字的男女老少都有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0世纪50年代,晏阳初再次走出国门,将在中国探索成功的平民教育经验推向世界。他的足迹遍布泰国、菲律宾、古巴、哥伦比亚等50多个国家。他心怀悲悯,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和国家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纵观中国历史,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私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有教无类”让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则以更加开阔的人类视野和国际视野,让所有人都能受到教育,开辟“有教无类”的教育新境界。
(二)尊崇实际,开创平民教育新潮流
晏阳初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中说“我国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他不反对外国优秀的东西,但主张对本国历史文化环境务必彻底研究,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据;对于外国东西亦可引为参考,以期适应世界的潮流。
从美国学成归国后,他花费一年多时间深入中国19个省份,在大半个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他花费大量时间走访乡村,与农民交谈、观察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深入了解中国广大平民百姓,尤其是农民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因地制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平民教育方案。正是这种深入实际、尊崇实际、崇尚创造的教育思想,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很快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在全国迅速铺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教育之路,进而走向世界,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都纷纷学习借鉴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用以开展扫盲运动,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引领了世界平民教育时代潮流。
二、奉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用行动奔向大同
晏阳初一生践行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教育信条。他在平民教育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开创了平民教育新境界。正如晏阳初自己所说,他“穷干,苦干,硬干”了一辈子,“从中国干到世界上干”。
(一)崇尚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践行身体力行的“教育家精神”
晏阳初躬耕一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树立了良好形象的教育家榜样。在一战欧洲战场上教授中国劳工识字时,他亲自编写教材,给学生授课,刊印报纸,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投身欧洲战场的10多万华工的识字教育全面铺开并取得骄人成绩。1920年回国开展平民教育时,又立足国内实际,编写教材《平民千字课》,讲解每一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平民快速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
用晏阳初自己的话说,“自北京迁到定县(现河北省定州市),不是地理上几百里路的距离,实在跨越了十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在各方面尽力使我们适应乡村生活,和农民同起同居,千万不能在定县形成‘小北京’!”在他的带领下,当时国内文化教育界许多知名人士,以及众多海外归来的博士、硕士,放弃大都市优越的工作条件与舒适的生活环境,举家迁入偏僻艰苦的定县。
(二)崇尚实践出真知,奉行知识分子要向实践学习的教学理念
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不是万能的。在深入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时,他反复强调不能以为我们有知识,是大学士、大博士,就什么都懂得,一切都正确。他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两种“瞎子”,两种“盲人”。一种是生活在社会性底层的不识字无知无识的瞎子,叫“文继,连盲”;一种是虽有知识,但处在社会性上层,远离劳苦大众,不了解广大人民疾苦,更看不到人民身上的潜在力量的盲人,这种人也叫瞎子。
晏阳初总是在实践中求得真知。他说:“有好多东西我们不懂,或没有真懂,反倒是农村的百姓具有真知灼见”。他亲自深入农村,彻底地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虚心地向农民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做人民的学生。强调知识分子在与平民结合的时候,要从根本上破除“上智下愚”的传统封建观念。
(三)崇尚系统推进,秉持乡村教育要全面施行的系统观念
在教育中,他注重系统推进,整体推进。他说“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个体系。”“不是枝枝节节,而是通盘筹划”。从他回到中国的那一天开始,晏阳初就立志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他认为“社会与生活都是整个的、集体的、联系的、有机的,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支离破碎地解决问题”。
为推进全民识字,晏阳初推行“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其中: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在学校中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社会式教育主要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团体活动,向群众及团体进行教育;家庭式教育主要将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横向联系起来进行教育。
在开展乡村建设时,他通过深入调研,冷静分析后认为: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认定农村主要存在“愚、贫、弱、私”四种问题。所以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让普通民众识字,再系统地实施“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四)崇尚多向发力,坚守全方位激发民力的教育主张
晏阳初坚信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是发扬,而不是救济。认为平民并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发扬这智慧的机会。乡村改造是为了民族再造,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是乡村改造的主力。知识分子回到民间去,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启发教育农民,激发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自发自强的精神。
在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中,晏阳初把对平民的启发、教育、宣传工作放在首位。他认为提出的一切计划、方案及方法都要与平民共同商量研究,要使我们所掌握的科学道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开发。他提出“建乡须先建民,一切从人民出发,以人民为主,先使人民觉悟起来,使他们有自发自动的精神,然后一切工作,才不致架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必须首先考虑农民的可接受性。晏阳初说:“有些时候,我们的主张尽管正确,也需设法使它变成平民大众自己的主张。这往往需要耐心,而要说服等待,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厢情愿,简单从事,包打天下。社会改造事业,没有千百万觉悟了的劳苦大众积极参加,是一定不会奏效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晏阳初在他生前最后一次的公开演讲里表示:“愿我毕生的工作——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成为我的遗产。”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杰出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他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我们探索研究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教育人生,就会发现,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思想,对于今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