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上,来自中小学的剧目表现亮眼——
校园有“戏” 启智润心

 

    11月22日晚,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闭幕式在成都锦江剧场举行。从11月12日开幕至闭幕,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共上演24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演出,其中包括大戏18台,戏曲小戏(折子戏)专场2台,短剧课本剧专场2台,以及2台展演剧目。

    本届参演学校既有艺术类专业院校,也有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还有中小学,参演主体既有大中小学在校生,也有硕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校园”范畴实现各年龄段的覆盖,充分展现了校园戏剧文化的多元魅力和时代新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中小学的校园戏剧在本届戏剧节中表现亮眼。

    校园戏剧演绎精彩

    11月21日晚,在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推出的话剧《大青屋》在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九里堤校区)大学生会堂惊艳亮相。两个小时的四幕话剧,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话剧的所有角色均由海安中学话剧团高一新社员扮演,采取“一角多人”联排形式,由两名同学分饰同一角色的前后不同时期,尽可能多地为新社员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

    《大青屋》的作者是国家一级编剧高龙民,作品曾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江苏南通地区“反清乡”斗争中发生在唐家大青屋的故事。通过舞台上的生动演绎,学生们得以直观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风采,从而在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这是校园戏剧中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在点评时说,“海安中学的学子用他们对戏剧的纯粹热爱,将南通革命历史的独特故事首次搬上了校园戏剧舞台,这样的题材具有很强的正能量,对年轻学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自2009年成立话剧社以来,海安中学通过一年一度的话剧排演,已把许多中外经典剧目和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至今已先后演出《雾重庆》《雷雨》《家·鸣凤之死》《威尼斯商人》《红楼梦·宝玉挨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红岩魂》《又见桃花雨》《寻找李大钊》《幸存者》等整本剧目。

    本届校园戏剧节共有三所小学参加展演活动。其中,北京亦庄实验小学青鸟儿童音乐剧团的原创音乐剧《冰箱上的孩子》,于11月14日在成都文翁实验小学的舞台缓缓拉开序幕。该剧根据真实生活改编,关注儿童自闭症问题,表演者都是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用真挚的表演将患者的困惑、痛苦、渴望与梦想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该剧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校园戏剧探索正在进行

    2022年,教育部出台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时,将戏剧(含戏曲)、舞蹈正式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实际上,此前就有一些中小学开展戏剧创作演出方面的探索。

    2015年6月,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学生演出的大型童话音乐剧《马兰花》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这是由小朋友演给小朋友看的少儿版《马兰花》,掀起了北京中小学戏剧演出的高潮。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早在2014年就开始探索戏剧教育。今年六七月间,2024杭州·天地戏剧教育研讨会在杭州天地实验小学举办。在研讨会期间,该校师生进行了三场不同主题的戏剧课展示。光影戏剧课“宝莲灯”演绎了沉香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劈山救母的故事,对艺术与数字科技融合进行了一次实践。纸艺戏剧课“你好,喵星人”用皮影“故事盒子”的形式展示猫的故事。英语戏剧课“龟兔赛跑”通过听、说、读、看、演重现经典寓言故事。三场精彩纷呈的戏剧课,让专家学者们看到戏剧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样态。

    11月15日,“闪光的我 遇见未来”深圳关爱行动·逐光校园心理剧校级展演圆满举办。相关人员介绍,这次搭建的校园心理剧舞台,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近距离接触心理戏剧艺术的机会,学生们在自编自导的创作过程中真情投入,并且从剧中找到真实的自己,绽放自我。经过专业评审团评选,最终有6部校园心理剧入选12月中旬的“闪光的我 遇见未来”深圳关爱行动·逐光校园心理剧区级展演。

    如何进行戏剧教育

    2023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展演展示活动”“省、市、县级每年举办学生艺术展演”“做好校园精品剧目校际展示”等。因此,如何使戏剧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让学生感受戏剧的魅力,并在校园戏剧大舞台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成为不少学校和地方宣传、教育等部门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浙江省特级教师卢雁红认为,学校应该看到戏剧教育的重要性。课内,戏剧元素可以融入语文、英语、音乐、道德与法治等课程,让学生多一种学习方式;课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专业戏剧教师来组织社团、开展活动,以专业性提升学生的素养。

    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亮认为,戏剧教育的目标,是循序渐进地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戏剧在学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能直接等于表演,不能将戏剧教育窄化为表演。沈亮说,学校在进行戏剧教育时,需要遵循“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通过戏剧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情绪识别、情感控制、创造想象、道德责任、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素养。在戏剧教育落实的具体方式上,沈亮认为,最好用多元化的题材实现跨学科的戏剧教育,除了语文、英语、音乐等课程,大思政课、心理健康课、道德与法治课等都能成为戏剧教育的舞台。

    著名剧作家李婴宁提出了适合当下校园的两种戏剧教育形式。一是参与式剧场。这包括以绘本为主的故事剧场,将辩论融入的论坛剧场,全班参与以学期、学年为单位开展戏剧创作的记录剧场。二是创意剧场。这包括以即兴音乐和即兴表演为主的创意音乐剧场,跨界进入美术馆和博物馆、结合展览内容开展的即兴舞蹈剧场,融合美术、手工制作的创意木偶、皮影剧场,等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谱忠表示,当下的中小学戏剧演出包含戏剧创作、戏剧表演、戏剧鉴赏和舞台设计等全流程,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实践。在这些实践中,参与的学生理解了艺术背后的文化精神及价值,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能力,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综合自《浙江教育报》《现代快报》《晶报》和四川教育在线等)

当前:5版(2024年1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