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冷雨过后,不知不觉间,时令便从明净的秋天进入冰冷的寒冬。
陶渊明有诗云:“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杜甫有诗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古人用这类句子,把冬天的严寒描绘得淋漓尽致,隔着纸页都能感到那股逼人的寒意。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在有些古诗词中,雪花飞舞的寒冬,往往也透露出一股融融的暖意。我们不妨用那些透露着暖意的诗词,消除冬天里的严寒。
当我们读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时,感受到的是北风无情、凛冽之至。但当我们读到该诗后面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是不是又感受到,这呼呼的北风中,还是孕育了一树灿烂的春意?
孟郊《苦寒吟》中有诗云:“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天寒地冻,泉水因寒冷而冻结,流水声都变得哽咽,让人感到冬天的水阴寒至极。但当我们读到张谓《早梅》中的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时,不由感到,冬天的水虽然冰冷,但也蕴含着无限生机,要不怎么能催发近水的寒梅呢?
柳宗元在《江雪》中这样描绘冬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似乎整个冬天没有一点生气。但高骈《对雪》中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诗句,让我们感到,漫天飞雪装扮出一个玉树琼枝的玲珑世界,即使有几分冰冷,也能让人心底透彻明亮。
或许正是体会到雪花里蕴含的温暖生机,韩愈在《李花二首》中,用雪花比喻阳春三月的李花——“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不仅韩愈,苏轼也是如此,在他的《减字木兰花·立春》中,将杨花与雪花相联想——“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在这样的诗词中,无论是雪还是花,都能给人以融融的春意。
冬天最宜饮酒。你看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是这样写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小火炉上烫上一壶小酒,和朋友尽情对饮。尽管窗外寒风呼啸、大雪将至,但在这狭小房屋中,始终有一股热情温暖着心胸。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冬天也宜怀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道:“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在雪花飘舞的阴沉黄昏,当思念已久的远人裹着一身雪花踏进房门时,等待他的,还有房中那份温暖呀!
当然,最为美妙的是迎着雪花欣赏梅花。卢梅坡《雪梅》诗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花飞舞时,梅花迎寒怒放,梅雪争春,斗白生香,沉浸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心底激情奔涌,早已把冬天的寒意驱尽。
天道轮回,物极必反。其实,寒冬深处本身就蕴含着温暖的种子,杜甫在《冬至》中吟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寒冷的冬天,品读那些透露出融融暖意的诗词,我们的心胸也会变得无比温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