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前沿论坛主旨报告发言摘编

 

    从文明内涵 看当代文明实践

    ◎ 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商志晓

    我们应对文明定义、基础内涵等问题予以剖析和认识,以便深入掌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涉及的基础理论。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标志着人类脱离野蛮状态后进入的新阶段。传统上,文明的判定标准包括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但由于不同文明的发展路径和特点各异,这些标准并非绝对,应考虑社会进步的程度。

    广义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而狭义的文明主要指精神文明。文化多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文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而文明是文化的内在精髓。文化与知识学问相连,文明则与行为礼仪相关。在个人层面,文化包含学问知识,而文明主要指向于人的素质和修养。文明与文化虽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文明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行为规范,而文化则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文明实践的核心在于遵循行为规范、展现规范性行为,并且每个人都应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体,文明实践应具有普遍性和朴实性,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规范,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文明行为的落实。

    将礼仪规范道德要求纳入文明标准体系之中,意义重大,一是还原了文明的内在本质,二是将文明与人,文明与人的生活、人的行为紧密连接,三是将历史文明与生活文明连通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文明实践是对行为规范的遵循,二是文明实践指的是规范性行为,三是强调文明实践重在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四是文明实践的行为和评价都具有普遍性、朴实性。

    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 特征及路径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邢国忠

    文化自信自强,立足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较优势。中华文明的五千年文化沃土、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较优势,是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可以从主体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四个方面,总结中国文化自强的特征,中国文化自强的主体性体现在其民族性和独立性,连续性源于其未断层的文化传承,包容性表现在对其他文化的开放交流和兼收并蓄,和平性则体现在促进天下大同的和平价值观。中国文化自强的主要路径,包括不忘本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养分;以及面向未来,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如何更好地引领好、规范好、促进好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 江苏省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杨芳

    苏州市为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工作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升级改造工作平台、全流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开发示范引领板块等;加强能力建设,组织理论培训、项目策划能力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促进专业部门合作,聚焦教育、医疗等领域,策划实施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举办活动选树优秀团队和机构负责人,宣传先进事迹;做好激励保障,通过典型选树、积分兑换、免费保险等方式提供综合保障。

    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工作,极大地解决了服务内容不够专业的问题,满足了群众需求;解决了社会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解决了社会组织自身的良性发展问题,提升了相关机构的服务水平。

    不过,目前,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存在教育性和引领性的活动不够充分、社会机构能力和意识有所欠缺、项目培育难度大且缺乏持续支持等问题。可以建立准入机制,明确社会机构的准入条件和工作流程,坚持文明实践的公益性原则;强化工作指引,定期发布需求指南,加强社会机构在政治思想、社会价值、行动准则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孵化培育,设立孵化园工作室,提供办公空间、会议设施等硬件保障,搭建共享平台、整合资源;设计推广多元化、系统化的考核激励机制,收集群众对社会机构的满意度。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环境条件变化和体制机制开拓创新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  刘东超

    从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社会心理的波动、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四个方面来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面临着新环境、新条件。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旺盛、差异化、多样性、个性化教育鲜明,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社会心理的波动,表现为社会公众压力增大、矛盾增多;家庭结构、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体现在结婚率有所下降、离婚率有所上升、新生人口减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包括人工智能运用增多、无人机驾驶操控员需求增加、传统行业和岗位的就业问题。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体制机制需要开拓创新。可以推广结对共建机制,推进资源共享、共同合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单位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多个单位共建;提升对特定群体的关注度,包括快递员、中年失业群体、“宝妈”群体等;促进沟通交流机制的细化实化和正常化;创新宣传方式,与时俱进,与时代相契合,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探索文明实践体制机制改革,以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激活传统基层治理逻辑——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 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喻立平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得以长期维系,其核心逻辑,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教化是治理的关键。中国政治关注的是生活与生命本身,实际上是一个成就和完善生命的过程,其本质在于“修身成人”,从天子到庶民,都以修身为本。这不仅适用于从政者,也适用于治理的对象——百姓。简而言之,即“人把人当人”,这便是中国政治和文明的精髓。中国政治特别重视教育,《礼记》中提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富裕之后,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教化,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对民众进行教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政治和处罚,这是其一。

    第二个逻辑围绕“家”的概念展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理念。家庭关系包含三个核心方面:对长辈的孝顺、夫妻间的相互尊重以及对后代的教育。在传统社会,这些问题由家族内部解决,但在现代社会,家族和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应当承担起相应责任,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

    第三个逻辑是农村、农民、农业(“三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可见文明实践的重心主要在“三农”。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德治更为有效;家庭问题最能触及人心;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更易取得成效。这是因为,德治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家庭是人的根本,农村则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根基。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孔关村的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的空虚化并非指人少,而是指心灵、精神和文化的空虚。因此,文明实践和基层治理必须注入文化,要注重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文明实践应当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改善文化生态,用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地方的乡风、民风、政风。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文化中国”的逻辑

    ◎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傅才武

    中国是一个文化认同型国家,具有包容性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结构,明确强化国家认同的政策路径,即从加强边疆和海洋边界的研究,推动文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努力提升人口素质和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四个方面,优化国家的文化外显结构。

    强化国家文化外显结构和内显结构之间的互动互济,可以有这样几个举措:一是承担文化战略顶层设计的角色,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二是增强国家文化的刚性约束力和能动性,提升国家文化的统领力和统筹力,加强文明的交流互鉴;三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承担社会沟通和协调的平台功能,建立最广泛的社会大众和公共的文化价值共识;四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当前:2版(2024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