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峰 埋头乡村教育三十四载
◎ 刘晓平 李清华 余学敏

 

    在湖北省汉川市湾潭乡,有一位教师三十多年来扎根故乡,用爱心播种,用智慧浇灌,静心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被评为孝感市孝行月优秀班主任、汉川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湾潭乡“特等劳模”,他就是汉川市三汊中学教师涂永峰。

    爱心浸润  幸福成长

    1990年,涂永峰成为湾潭乡大沙小学的一名任教老师,1996年,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我要尽力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奉献出我的力量,让乡村里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去。”涂永峰说。

    为了把书教好,涂永峰一心扑在工作上。在教学时,他思路清晰,讲解深入浅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2000年,涂永峰被调到湾潭乡三汊中学。2003年,新接手的班级出现脏乱差的现象,涂永峰一方面正面教导,另一方面亲身示范,带头捡瓶子、扫地、拖地,让学生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教室脏乱差的问题渐渐消失。

    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大量阅读关于班级管理的文章,还搜集适合学生口味又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文章,在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上与学生分享,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

    “每个学生都有长处。作为老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因材施教。”涂永峰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近些年,他一直担任九年级毕业班班主任,深受学生喜爱。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引入当代名师魏书生的经验,因地制宜创建特色班级管理体系,在班级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的互助组,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比学习、比清洁、比体育、比纪律等。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学生主体的作用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涂永峰十分注重倾听学生对于老师和班级的各种诉求,主动让学生与远方的父母视频通话,一次一次走入学生的家庭,认真家访,一点一滴间把自己的爱心洒向学生。学生小张精神状态不佳,成绩在低处徘徊。涂永峰到他家走访,只见家徒四壁,同时还了解到其父母离异,爷爷有病,奶奶无劳动能力。其父告诉涂永峰:“孩子妈妈回湖南娘家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已经三年了。希望老师多帮帮他,让他考上理想的高中。如果有可能,利用家校沟通的优势,劝他妈妈回来。”这番家访让涂永峰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出门时,涂永峰偷偷塞给学生200元钱,嘱咐他买点营养品。在校时,涂永峰时常和他交流,在学习、思想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小张变得活泼开朗了,成绩也上来了。看着他的改变,涂永峰心中无比高兴。在后续家访中,了解到其父母虽已离异三年,但双方都没有重组家庭,而且都非常关心孩子,经常与涂老师沟通。涂老师把握住这个机会,得知他们分开只是为了赌气。为打破僵局,涂永峰从孩子着手,用亲情去感化,最终一家团圆。后来,小张愈发努力学习,最终顺利考上汉川高中。

    扎根乡村  静待花开

    朝起早,夜眠迟,这就是初三班主任的日常。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正面引导“一日之计在于晨”,他每天早上6∶20之前必定会来到教室。涂永峰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学校,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落在妻子的肩上,他觉得亏欠妻子和儿子的太多了。

    三十多年来,涂永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信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奉献社会的积极意义。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薄。涂永峰积极参加各类学习、研讨。结合新课程改革,他在学习积累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物理教学方法——简单实验,科学思维;得出结论,讲究证据。教学过程中,他始终以“作老师的表率”要求自己,做到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落实常规检查、督促错题改正,教法常教常新,得到了同仁的肯定。他撰写的论文《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实验》被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优秀论文,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荣获市优秀教案一等奖。

    农村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逾五旬的涂永峰是见证者之一。“我只是众多乡村教师中的一员,我愿意用毕生去守望乡村教育,守望这些孩子,守望自己的梦想。”涂永峰坦言。

 

当前:A3版(2024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