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亮乡村
——河南新乡市将沉睡的乡村资源转化为文化振兴大产业
◎ 牧野

 

    农耕文明、二十四节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绘画上墙的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

    11月27日,笔者漫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大召营镇大召营村,书画艺术的浓浓韵味扑面而来。从村容村貌,从设计精巧的小院楼台,充分感受到村里引育书画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文明。

    废旧坑塘蝶变文化高地

    大召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内有“民国海瑞”郭仲隗纪念馆、老道清铁路大召营火车站、长安画派杰出代表人物王金岭故居、美术馆、葫芦市场一条街等丰富的文化资源。

    曾经,王金岭故居后面是一个废弃多年的坑塘,垃圾围坑,蚊蝇乱飞,污水漫流,周边环境与名人故居极不相称。

    “大召营村的发展离不开名人效应。”大召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姜磊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征求群众建议的基础上,邀请多位名家大师回乡点拨指导,邀请专业人才回乡参与经营管理,确定了“田园康养+书画文创+乡村休闲”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

    市、县、乡三级政府加强规划、统筹资源、加大投入,以王金岭故居为依托,改造废坑塘,利用老宅基地,吸引省内外著名画家根据各自需求,打造了别具风格的设计工作室、展览馆和美术馆。

    花鸟画家李德君、版画家张伟元、新乡市美协主席李晓雷及部分在新高校的美术教授等30余位画家,入驻大召营村,包括2位国家级美协会员、8位省级美协会员,小小村落形成了画家云集的“画家部落”。以“画家部落”为牵引,村史馆、老茶馆、乡村手工作坊、游客服务中心、葫芦大观园、无花果采摘园、百亩荷塘等成为新乡市民的网红打卡地、群众的心灵家园。

    乡村资源裂变文创产业

    乡村振兴,乡村文明,文化是魂,产业为基。

    新乡市文联、新乡市美协落实省委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坚持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实施“文化下乡”工程,一对一、手把手指导群众进行手工创作和文创设计,把沉睡的乡村资源转变为文化振兴大产业。

    大召营村有着悠久的葫芦种植历史,现种植面积100多亩。针对“葫芦村”的特点,“画家部落”为村民举办公益培训班,大做“葫芦”文章,培养农民画家,指导村民在葫芦上作画,提升产品附加值,“宝葫芦”变身为艺术葫芦。大召营村以特色葫芦为抓手,建成了南濠圃文化市场、葫芦商业文化街,成为远近闻名的“葫芦小镇”,村集体收入一年超过300万元。

    在新乡市美协艺术家指导下,村民姜发高学会了烙画和文创工艺设计,种植了观赏葫芦,通过线上线下销售,1亩地增收1万余元。

    正如石头入水,荡起层层涟漪。书画经济如同一个关键变量,激活了这个在“十字路口”徘徊已久的村庄。

    红色沃土劲吹文艺新风

    新乡县诞生了史来贺、陈来胜等一批先进典型。

    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与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辉映。在红色精神的滋养和引领下,版画家张伟元在大召营村创办了红旗渠精神传承馆,红旗渠百名大工匠版画栩栩如生,成为当地村民新的心灵地标和精神家园。

    新乡市文联依托王金岭故居、金岭美术馆文化影响力,承办国家级、省级大型书画展,几年来陆续接待了来自全国的专业级书画家及观众万余人次。

    3月27日,省委领导莅临大召营村调研指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新乡市美协把“画家部落”作为传承精神、传播文明、弘扬新风的基层点,先后与5所在新高校的美术设计学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把高校美术学院推荐的专业优秀师生吸纳为市级美协会员,组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文明实践站。每位新会员每年拿出不低于40个小时参加学雷锋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参与社会活动,使新乡市美协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活动不断有新生力量,为乡村振兴营造浓厚氛围、提供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当前:B1版(2024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