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扎根田野育良种
——记“中国好人”曾广莹
◎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有这样一位农业科研工作者,三十四年如一日行走在田间地头,坚持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完成多个玉米新品种审定与大面积推广,填补了中高山玉米品种空白,为秦巴地区粮食安全和玉米品种繁育奉献了青春和力量。他就是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镇坪县农科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曾广莹。

    “要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

    镇坪县地处大巴山北麓,山大沟深,玉米一直是这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1966年,曾广莹出生在镇坪县的一个小山村,家乡的贫苦和饥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小时候,由于本地品种老化等原因,全县玉米亩产不足100公斤,农民一年从头忙到尾却连肚子都填不饱。”经历过饥饿的曾广莹深知能吃饱饭有多么重要。

    “要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曾广莹发奋读书,选择攻读农业技术专业,并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山区农业的情怀和梦想。

    1990年,曾广莹进入镇坪县农科所工作,加入农业科研团队,开始玉米杂交品种的研究。“玉米杂交品种研究是一项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项目,不仅时间长,而且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经验和耐心。”刚进入团队时,曾广莹白天跟在老同志身后边看、边学、边想、边记,晚上回到家还要潜心研读相关科研报告和心得体会,认真阅读各类书籍。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曾广莹常常头顶烈日,在试验田一待就十几个小时,很多时候,他顾不上吃饭、喝水,常常是同事们将水和饭给他送到试验田。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曾广莹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仅用5年时间就先后取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专科、本科毕业证书。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镇坪县农科所所长王文章说:“他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精神让人佩服!”

    为了做好育种工作,曾广莹放弃了不少工作待遇更高、环境更舒适的机会。他笑着说:“山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山区粮食的丰收离不开优良的种子,培育出高产稳产的好品种,这是广大农民的期盼,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艺师的责任和使命。”

   “亲力亲为才能更好地搞研究”

    11月12日,曾广莹背着2000余份玉米材料,再次赶往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才镇客园村,开启又一轮冬季南繁育种工作。这是他主持南繁育种科研项目的第15个年头。

    据曾广莹介绍,一个新的玉米杂交种需要不断地试验、组配、观察和记载,这个过程既枯燥又漫长,试验顺利也要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为加快玉米选育进程,缩短试验周期,镇坪县农科所的科研人员每年都需要到陵水县开展为期5个月的玉米杂交组合冬播试验工作。2009年,曾广莹从前辈手里接过玉米杂交育种的大旗,便成为了这个南繁育种科研项目的主持人,研究出适宜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新一代玉米杂交新品种成了他的目标与使命。
    南繁育种试验租种的土地多时有十几亩,少时也有五六亩。十几年来,曾广莹从未想过去看看海南的美好风景。白天,他顶着烈日在试验田里干活,累了就在地头铺个化肥袋子、用草帽遮盖住面庞休息,饿了就着矿泉水吃自带的饼干……“每块试验田起多少垄,每垄种多少品种,每个品种种多少株,都要按照土地的形状做好规划。”曾广莹坚持自己在地里播种、套袋、授粉、收获,他说:“亲力亲为才能更好地搞研究。”

    到了晚上,曾广莹回到租住的农户家,给自己煮上一碗白菜挂面,便继续忍着蚊虫叮咬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论文。农户家没有空调,也没有防蚊设备,他靠涂抹风油精坚持,将试验田里每一颗种子的生长情况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记载本上。抗倒伏性、株型、粒型……曾广莹说,虽然在陵水的生活环境差了些,但这里土壤好,在镇平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结合南繁育种一年就能种两季,一个自交系通过一年两季选育原本需要10年的试验周期如今只要5年就能完成了。

    在曾广莹的办公桌上,有一摞厚厚的记载本,多达百万字的笔记见证了他在南繁育种工作中的奋斗足迹和坚强毅力。多年来,曾广莹像候鸟一样冬天从北方来到南方,春天又回到北方,他也从一个学农爱农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年过半百、两鬓白发的一线科研专家。他默默耕耘,始终保持着对育种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带领团队开展高密度选育、抗性选育和单倍育种技术攻关,将镇玉208、镇玉213、镇玉101、利白玉118等6个玉米新品种推向市场,填补了中高山玉米品种空白,为秦巴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玉米品种繁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做好农业科研工作要做好‘传帮带’”

    曾广莹常说:“农村的广阔天地就是我成长的沃土。”30多年来,他一心扑在育种工作上,想得最多的是工作,照顾的最少的是家人。

    没法陪伴长期生病的妻子,缺席了两个孩子每一次的家长会,科研关键时期没法赶回家送岳母最后一程,除夕这样阖家团圆的节日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这些是曾广莹一直遗憾的事情。特别忙的时候,他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暇顾及。2016年在申报一个科研项目的关键时期,曾广莹在做完手术后,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压力他默默咬牙承受,一个月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令曾广莹骄傲的是,在他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培育出的一粒粒种子,为我国西南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坚强保障。镇坪县农科所成为了陕西省保留的唯一县级农科所,成为我国西南玉米生态区重要试验站点,也是陕南最大的玉米种质资源库,承担着国家级玉米新品种绿色通道试验、省级玉米区域试验、西部种业联合体玉米区域试验等试验任务。

    当然,这些成果也离不开农科所几代农业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和赓续传承。据曾广莹介绍,目前,镇坪县农科所有17位职工,其中大多数是近几年新加入农科所大家庭的“90后”青年。

    1991年出生的周仕俊便是这批年轻人中的一员。三年前,周仕俊开始跟随曾广莹开展南繁育种工作。“在曾所长‘手把手’的教导下,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育种知识、经验,还学习到他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科研精神。”短短几年时间,周仕俊在曾广莹的指导下,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如今已成长为农科所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接班人。

    “做好农业科研工作要做好‘传帮带’,才能确保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曾广莹除了在科研工作中常常将年轻人带在身边外,还担任安康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的校外硕士生导师,在科学实践课程中,他总是倾囊相授,将自己几十年从事农业科研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学生,让农业科技之光在田野上持续闪耀。

    一粒种子,孕育生机,一生奉献,只为种子。今年7月,一直奋斗在玉米杂交品种研究上的曾广莹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采访结束时,曾广莹信心满满地说,“育种这项工作时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继续做好育种工作,将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农业科研人员,让我国的农业科技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当前:1版(2024年1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