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樊永涛 马道祥)日前,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完成提升改造后以全新面貌向市民开放。该中心将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依托政策宣讲、文艺活动、文化展陈的综合性实践平台提供多种志愿服务,为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走进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焕然一新的场地,被打造成了集理论宣讲、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科技普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基地”。本次提升改造以“1+5+7+N”为基本框架,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内容,整合一站一园一广场两馆两基地七个阵地,内设河湟皮影厅、锦绣书画阁等二十多个功能室,集中展示了“老爷山朝山会”“四片瓦”等非遗,通过全面统筹、辐射带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秉持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依托全县各文明实践所(站),整合各类资源,吸收本土文化人才、道德模范等组建了34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广大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同时,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该县软实力全面提升。
下一步,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活动形式,推动文明实践线上线下联通贯通、信息互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明之光”点亮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