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州同仁市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居住着藏族、汉族、土族等多个民族,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同仁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创新方法、丰富形式、深化内涵,持续巩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走出一条符合同仁实际、独具同仁特色、凝聚同仁力量的民族团结之路。
走进隆务老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老街两侧的古建筑见证着同仁曾经的沧桑历史。同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青介绍,隆务老街已有230多年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老街吸引了藏族、汉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多民族商户在此落户经商,让它成为商业贸易的中转站。
“如今,这条街上的店铺已成为民族团结窗口,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不同民族的语言,也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商户和顾客谈笑风生,这是同仁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王晓青说。
老街上还有一座别致的建筑——“同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以下简称“同仓”体验馆),馆外,“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标识十分醒目。
“同仓”体验馆由青藏高原各民族共用的“夯土”筑成,命名为“同仓”是因为“同”字意为合会,“仓”有家园、家庭的意涵,“同仓”加在一起就是共同体、共同家园,完全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精神。
馆内正在进行为期1个月的首届木雕传承之美艺术展,展览中的各种作品生动展示了国内木雕系列艺术的魅力,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文化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互动区,一些群众亲自动手实践,深入体验拓印技艺,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同仓”体验馆展品以各民族非遗技艺和文化记忆为主,通过雕刻、堆绣、泥塑等非遗作品资源呈现。馆内每月都有不同主题的展览,同时还举办多场链接社区、学校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同仓”体验馆工作人员说:“2023年7月开馆至今,馆内先后接待省内外机关干部、企业员工、青少年等13万余人,已成为同仁市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重要场所之一。”
除此之外,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已在同仁市蔚然成风。今年9月,同仁市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大会暨复检复验工作推进会,表彰先进集体83个、先进个人60名。刘德就是被表彰的先进个人之一。
今年59岁的刘德是一名回族同胞,在隆务镇朝阳村经营着一家奶牛养殖合作社,从2016年8月起,他每天早上都会为同仁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的老人们送去25公斤鲜牛奶,这一送就是8年。
说起为什么送牛奶,刘德说:“受到市政府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合作社成立至今都发展得风生水起,所以我想回馈社会。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大多是藏族,他们平时喜欢喝奶茶,我便决定每天给他们送鲜牛奶。”
有人给刘德算过一笔账:每天25公斤鲜牛奶,如果按市场价每公斤8元估算,每个月就是6000元,一年下来就有72000元的收入。刘德笑了:“我从来没算过这25公斤牛奶能赚多少钱,也没想过要赚这些钱。”
刘德用点滴善举汇聚民族团结大爱,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巨大力量。这些只是同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同仁市委常委会学习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工作6次,高规格召开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会暨复检复验工作安排部署会,制定印发多份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方案和通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互融互促。
在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之际,同仁市组织各单位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融入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挂横幅、张贴标语、展出展板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内容,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宣传品200余件。
10月15日,来自省内外6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首届新时代热贡唐卡艺术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演绎图景”“以中国热贡艺术为纽带,深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等主题讨论评议总结,推进新时代热贡唐卡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同仁各民族增强“五个认同”。
为进一步调动各族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仁市还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家庭”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00户先进家庭。
同仁市各社区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也下足功夫。隆务镇城南社区经常性深入各族居民家中,面对面拉家常,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与各族群众携手绘就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和睦共生的民族团结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