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古国”新风吹拂
——河南省巩义市常抓不懈推进移风易俗
◎ 李国旗 孙瑞峰

 

召开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部署全年移风易俗工作。

柏峪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表彰先进典型,培育文明乡风。

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农委等单位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

组织开展河洛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

镇(街道)工作人员在街头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大峪沟镇“河南省孝德示范镇”授牌仪式。

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传。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如何破除陈规陋习,治理社会顽疾,把新风正气树起来?这是文明乡风建设必须直面的课题。

    近年来,河南省巩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河南省、郑州市工作部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聚焦移风易俗重点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群众形成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立足实际,让文明新风吹遍“河洛古国”所在地巩义的山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抓好顶层设计 绘制乡风文明路线图

    乡风有多香,文明是关键。巩义由市领导牵头成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班,出台《关于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方案》等文件,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列入党建工作要点,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明确专班单位、镇(街道)、村(社区)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移风易俗被写进各村的村规民约中,实现全覆盖。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陋习被遏制,文明新风得到更多群众的大力支持。

    “我们建立工作专班,明确了市、镇、村三级主体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扭转了之前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形成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强大合力。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到哪里。我们还定期组织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村民遵规守约。”巩义市文明办副主任李晓娜介绍。

    坚持示范引领

    打造乡风文明发动机

    巩义市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婚丧事报备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率先落实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新要求,党员注册移风易俗志愿者超80%,在“四会”中任职率超85%。

    “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先进模范人物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监督,党员办红白事向党组织报备成为常态。群众见党员干部、乡贤带头,也自觉加入了移风易俗的行列中。”回郭镇副镇长周勋锋说。

    为了让文明新风尚扎根人心,巩义市选树“好媳妇”“好婆婆”“移风易俗好榜样”等典型1.1万人。利用市级媒体开辟专题专栏,持续刊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相关稿件200余篇;推出《移风易俗三句半》等视频40余个;在各村显眼位置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公益广告1.2万张(块)。

    推广“乡村大食堂”建设;指导有条件的村设置专门的红白事办事点,由村里出资购置厨具,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降低费用。

    结合“文明幸福星”评定,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福利制度,因地制宜发展村级互助养老。

    “受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及村规民约的影响,如今的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村民随礼的份子钱减少了,每户每年仅随礼一项就减少2000元左右的支出,群众为移风易俗拍手叫好。”说起村里开展的移风易俗树新风工作,涉村镇西沟村党总支书记王西争赞不绝口。

    强化实践养成

    构建乡风文明聚能环

    线上宣传显成效,线下举措跟得上。巩义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类资源,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等专题学习960余场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20余万份。民政、检察、司法等部门开展移风易俗普法宣传60余场次,推动相关政策要求入脑入心。

    优化“1+4+N”队伍体系,孵化“三田蓝”“甜嫂美乡村”等20多个文明实践品牌。统筹文明单位依托“四送一助力”“结对共建实践站”等载体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移风易俗专题活动。在婚姻登记大厅打造婚姻文化墙;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进驻,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向领证的新人宣讲政策、发放倡议书,引导新人婚事新办。

    依托郑州市文明乡风建设示范行动,结合河洛大鼓,推出《节俭养德说唱团》《喜事风波》等十余个作品,逐镇逐村开展宣讲180余场次,多次到新郑、荥阳等地交流演出。组织线上“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展演。开展“河洛大舞台”“夏季村晚”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群众懂要求、遵规定。

    “一场场精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也展现了我们健康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河洛大鼓省级非遗传承人尚继业说。

    注重融合发力

    激活乡风文明助推器

    巩义市将移风易俗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文明幸福星”争创,“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选树的重要指标,产生约束力。出台村规民约监督执行和奖惩机制意见,在全市推广“红六条、白六条”红白事指导标准,督促红白理事会发挥作用,推进“以约治村”,规范流程,监督落实。在米河等3镇探索推进文明积分模式,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让网格员化身移风易俗宣传员、监督员。依托“三中心”融合模式,实现移风易俗工作实践中心调度、融媒中心造势、网信中心引导,以深度融合为乡风文明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巩义市移风易俗工作成果显著,但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许多陈规陋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杜绝,而且稍有松懈便可能导致现有成绩下滑,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无论是典型引领还是村规民约约束,文明乡风建设都需要定力和韧劲。”巩义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主任曹大红说。

   健全法治保障

    架起乡风文明红绿灯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巩义市除了加强宣传教育,还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上持续发力。巩义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好“八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普法,以案释法,引导村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行使权利。聘请132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民政、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坚决遏制打击农村迷信活动、黄赌毒等,形成强大治理合力。

    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科学、农业科技和反诈等知识,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科学素养、技术能力和法律意识。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非遗展演、经典诵读、打造村史馆等活动提升村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为移风易俗提供坚实的支撑。大峪沟镇、米河镇小里河村、康店镇叶岭村等被评为河南省孝德示范镇(村)。

    接下来,巩义市将从创新思路理念、丰富活动内涵、拓展活动形式等方面,采取群众愿接受、易实施、能见效的方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推进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问题的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巩义实践,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市贡献力量。(巩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B4版(2024年1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