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永恒记忆 铸就不屈玉树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
◎ 樊永涛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全面记录高海拔地区抗震救灾艰难历程的纪实性展馆。馆内的文字、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真实再现了“4·14”玉树抗震救灾过程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无私奉献、灾区群众的自强不息和感恩奋进。其不仅是玉树重建崛起的重要标志,更是全国各族人民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真实写照,在9月27日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记录艰难历程  彰显无疆大爱

    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人民子弟兵和来自祖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一道顽强拼搏,谱写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为了铭刻这段惨痛的历史,见证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展示玉树跨越式的发展成就,玉树规划建设了抗震救灾纪念馆。纪念馆由遗址、场馆及感恩广场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5776平方米。该建筑分地上一层,地下两层;馆内由序厅、祈福厅和五个主题展厅组成。十余年来,纪念馆深入挖掘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广泛征集抗震救灾文献实物资料,截至目前累计征集馆藏地震文献实物资料680余件,图片6000余张,不同时间影像资料100余份,通过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宝贵实物、一个个真实场景,让抗震救灾纪念馆成为深度诠释“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的凝结地、实践地、传承地和弘扬地。

    发挥宣教功能  凝聚思想共识

    近年来,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切实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政治责任,始终按照“红色文化主阵地、抗震救灾精神标识地、文物保护示范地、文旅融合试验地”发展定位,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力将纪念馆打造成开展地震科普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地,打造成对外展示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玉树州宣传阵地服务中心主任玉珍介绍,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每年开放天数达310天,累计接待参观游客60余万人次,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重建精神,让前来参观的各族干部群众深受教育和洗礼。“累计有6万多名学子走进纪念馆,接受心灵洗礼,感受无疆大爱,使他们直观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必将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玉珍说。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基地功能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集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基地功能于一体,建馆以来,始终将馆员政治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科学分析,强化系统管理,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厚植民族团结之根,共铸民族团结之魂,确保基地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必修课”常抓不懈,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强化内生动力、完善自身建设,积极打造标杆式民族团结进步场馆;始终按照“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要求,结合北京对口援建机制,2022年以来邀请北京市专家、文物司专家15人次到玉树指导场馆建设或现场培训,针对场馆提质升级提出意见建议,外派馆员21人次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努力达到“1+1﹥2”的工作效果。

    面向未来,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将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奋进之志,始终铭记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历史,感悟中华民族精神伟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引导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贡献应有力量。

 

当前:4版(2024年12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