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乡村
◎ 本报记者 漆世平

 

游客在蜡绘体验坊观看蜡染制作流程。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吴玉环《家家有喜,户户有福》农民画。福建龙岩漳平市农民画院供图

 

    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总结好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全面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落实好非遗保护传承各项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在神州大地的广袤乡村,散落着灿若繁星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乡村非遗”),其保护传承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课题。近期,记者围绕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非遗融入生活

    调蜡、碾布、绘图、渍染、去蜡……冬日暖阳下,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的非遗传习室内,苗族蜡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熊宗会正向村里的留守妇女和儿童展示蜡染制作工艺。

    蜡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是一项以刀为笔、以蜡为媒、以靛为墨、以布为纸的独有民族性艺术,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熊宗会7岁开始学习苗族蜡染技艺,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不仅在蜡染产品设计上注入更多时代元素,还积极走进校园、非遗传习室(馆)向学生、留守妇女等群体传授苗族蜡染技艺,并通过参加各类展示活动,让苗族蜡染技艺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在保留蜡染技艺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我一直在做的。”熊宗会告诉记者,从最初绘制于百褶裙上,到如今广泛运用于家居、箱包、服饰等产品,蜡染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

    走进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农民画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农民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漳平农民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玉环正用手中的画笔生动描绘漳平乡间的风土人情。“漳平农民画的特点就是有乡土味,有生活气息,表现的是农民的事、农村的事、农作的事。”吴玉环介绍,漳平农民画2019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龙岩乃至闽西对外交流的乡土名片,也是龙岩农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为做好漳平农民画的保护传承工作,吴玉环和农民画创作者深入农村挖掘传统漆画艺术,将传统漆艺融入农民画创作,探索出“农民漆画”这一富有民间审美趣味的艺术,开发出手机壳、抱枕、T恤等文创产品,进一步与市场对接,还聚焦农民画队伍建设和农民画技艺传承,每年面向社会举办农民画培训班、小小传承人培训班、研学体验活动等,同时编写农民画教材,以校园为基地开设农民画课程,从娃娃抓起,夯实非遗传承的根基。

    我国大量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与乡村发展血脉相连。近年来,各地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乡村非遗,并将其与乡村建设紧密融合,与发展乡村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相结合,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艺,将“小手艺”做成了“大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将仫佬族剪纸文化元素运用到服饰、陶艺、文创等领域,让当地留守妇女和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四川省绵竹市将绵竹木版年画融入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年画文化墙绘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越来越多时代元素的融入,传统的乡村非遗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激活,广泛融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实践中面临挑战

    乡村非遗承载着悠久的中华农耕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文化的记忆,也是时代的乡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陆续印发《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地也积极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开展乡村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生动实践。如北京市推出“乡村非遗漫游地图”,浙江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辽宁通过推动非遗工坊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乡村非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让更多人认识乡村非遗,感受非遗之美。

    虽然各地都在积极寻找乡村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传统技艺出新彩,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首先是人才的问题。”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讲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普及基地专职研究员邓永江告诉记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农村人口日益减少,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使得非遗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另外,非遗技艺学习投入时间成本较大,但县(市)级传承人缺乏经费支持,加之非遗产品销量不大、利润微薄,非遗传承人面临生存困境;乡村非遗人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传承创新能力匮乏,也不利于乡村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城乡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历史街区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乡村非遗的原生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侵蚀、挤压。”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龙岩市文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张永辉在受访时提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造成非遗项目代际传承人断裂,工业化进程使得一些传统工艺处于濒危流失状态,一些口传心授的非遗资源正在消失。
    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杨友元则聚焦非遗品牌打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到,目前市场上的非遗门类多、数量大,但能够与文创和市场结合的“高定类”非遗文创产品数量却有限,亟须在保留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打造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品牌。

    “中国好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罗华清也十分关注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她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部分非遗产品过于注重产品外形和传播推广,盲目生产粗制滥造的产品,却忽视了非遗的文化内核,这对于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十分不利。

    让乡村非遗迸发时代活力

    乡村非遗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民族智慧和艺术精髓,不仅是乡村文化认同的源泉,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潜在资源。那么,该如何保护传承乡村非遗,提高其创新创造活力呢?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人。”邓永江认为,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乡村非遗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通过组织专题讲座、非遗培训班、非遗进校园等,强化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特别是高等院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要结合乡村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需求,创新教育模式,为非遗保护传承培养高质量和可持续的人才。同时,乡村非遗保护传承也需要考虑到传承人的生计、利益与现实生活,应增加非遗专项基金投入,为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

    龙岩是客家祖地,乡村非遗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建设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国家级项目传承人工作室、非遗工坊等非遗展示阵地,打造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客家非遗奇妙夜”等非遗品牌,策划推出“客家民俗风情体验”等7条非遗旅游精品路线……龙岩市乡村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出新出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龙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传统的尊重。“要把活态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张永辉表示,乡村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文化属性,要深入挖掘非遗资源特色禀赋,创造性地将乡村非遗与市场有机结合,推进“非遗+研学”“非遗+旅游”“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文创”等,不断创新非遗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非遗传承与保护水平。

    从塑造“一地一景”“一镇一艺”“一乡一品”等特色品牌,到联合高校、文创企业共同研发非遗文创作品,再到结合地方特色产业资源精心打造“非遗+IP”“非遗工坊”……珙县一直致力于乡村非遗品牌的打造。“优秀的非遗需要‘名利双收’。”杨友元认为,应广泛分类开展乡村非遗品牌创建活动,赋予品牌创建内容,提升优秀非遗项目品牌价值,激活非遗资源的商业价值,让非遗项目与数字技术、创意设计、景点打造等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乡村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提升乡村非遗产品品质,这是乡村非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罗华清建议,乡村非遗品牌要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并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讲述传承故事,推介非遗产品,不断提升非遗品牌的影响力,让非遗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罗华清还强调,要注意挖掘乡村非遗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乡风文明实践,同时充分利用返乡大学生、乡村创业“新村民”等,开辟“非遗+”“+非遗”的新局面,让更多人能体验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吃上“非遗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当前:1版(2025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