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老人”赐福。 张晓东 摄
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省阆中市,今年的年味尤其浓郁。
日前,在阆中古城,游客络绎不绝,街巷张灯结彩,民俗队伍巡游及非遗展示展演热闹非凡,处处呈现出热闹欢腾的景象。
“春到了,年到了,‘春节老人’赐福了……”随着一声洪亮的吆喝声,左手持浑天仪、右手拿红包,身着红色吉服的“春节老人”张忠和开始跟随民俗队伍游街串巷,给市民游客送上新春的祝福和红包。
今年77岁的张忠和扮演“春节老人”已有13年了,他告诉记者,“春节老人”赐福,是阆中传统。史书记载,西汉巴郡阆中(今阆中市)人落下闳主持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天文历法——《太初历》,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落下闳被阆中人称为‘春节老人’,‘春节老人’赐福正来源于此。”张忠和说,扮演“春节老人”,主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春节文化。
民俗队伍里,声情并茂的老观灯戏表演也吸引了诸多游客的目光。只见老观灯戏传承人安霞与其余十余名表演者穿着戏服,手托十二生肖花灯,边唱边跳地为市民游客送上祝福。“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们将继续把春节文化传承发扬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春节文化和习俗。”安霞说,他们表演的节目叫《送丝蚕》,也叫《送财神》,它的寓意就是我们春节的时候要挨家挨户去送吉祥、送祝福。
除了“春节老人”赐福、老观灯戏表演,“春倌说春”、亮花鞋、舞草龙、游百病等各式各样的传统民俗活动也将春节的仪式感融入古城的大街小巷,让市民游客在龙腾狮跃、载歌载舞的热闹氛围中,感受阆中独特的春节文化魅力。“活动精彩纷呈,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春节文化,也将我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中。”来自西安的游客袁晓一边观看民俗表演,一边用手机记录下来,她说,要将这些精彩瞬间分享给亲朋好友。
阆中古城状元街、武庙街、西城1966广场等地还设有阆中门神画、王皮影等春节文化习俗相关非遗项目体验区,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参与互动体验。
“画门神画是阆中春节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吉祥与幸福,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在阆中门神画体验点,66岁门神画传承人张桅告诉记者,随着农历蛇年春节日益临近,加上春节申遗成功,今年门神画的需求量特别大,为更好满足人们需求,前阵子,他和徒弟们还专门印制了一批门神年画、门神对联,在阆中古城设置了门神画打卡点,并常态化开展门神画非遗体验活动。“这些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很受老百姓欢迎,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了阆中门神画。”张桅高兴地说。
据阆中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春节文化,抢抓春节申遗成功契机,从1月7日至2月13日,阆中以“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为主题,举办“2025阆中古城过大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活动包括“迎春来”“踏春去”“抱春归”三大系列主题及“阆苑传奇”沉浸式演艺、春节民俗社会实践、正月十五闹元宵等13项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阆中还推荐了阆苑仙境寻踪之旅、博物馆探秘之旅、科举研学体验之旅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市民游客可以在东山园林、锦屏山、滕王阁欣赏自然风光,在王皮影博物馆、银河丝毯博物馆、保宁醋文化博览园、三国文化产业园感受非遗技艺,在状元洞、贡院、保宁府文庙体验秀才赶考的艰辛和金榜题名的喜悦。同时,以阆中古城为背景、特色多元文化为特色、民间传奇故事为线索的多空间沉浸式演艺节目《阆苑传奇》也将在春节期间上演,将带给游客“独一无二”的文旅演艺新体验,让市民游客在阆中寻春节之源,品年味、赏年景、享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