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感考核”更有效
◎ 钱立功

 

    多头考核、重复考核、随意考核,让基层饱受困扰,且“听汇报、看报表、查留痕”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还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加重基层的负担。考核乱象让基层很受伤,这也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地认真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规范考核、遏制乱象,不少地方推行“无感考核”,受到基层的普遍欢迎。

    “无感考核”的关键在于“无感”,“无感考核”并非要取消考核,而是通过减少频次、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基层正常工作的额外干扰,让考核更科学高效,减轻基层负担。

    “无感考核”的优势明显,对于基层来说,摆脱了填报各类报表、起草汇报材料以及层层陪同之困,工作压力小了,抓落实的时间多了,无形中推动了工作。对于上级部门来说,“无感考核”对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改进、内容的精简优化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保证了考得实、评得准,又不给基层添乱。

    “无感考核”要求把考核重“评时”转为重平时,摒弃考核组浩浩荡荡、“一窝蜂”到基层的扰民式的考核。听汇报、看报表、查资料,这种“一次考核定优劣”的考核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还影响考核结果的公正性。而“无感考核”则把考核重点放在平时对基层工作的了解上,这就要求上级部门要综合运用直插现场、蹲点走访、“解剖麻雀”等方式,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听听基层干部的心声,了解群众的满意度,为考核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倒逼基层把工作干在平时,争在平时。

    推进“无感考核”要完善考核机制,统筹考核力量,形成“一盘棋”,防止各自为政,多头考核、重复考核。要优化考核内容,不搞“多而全”,不搞“千分制”,该合并的合并、该取消的取消,特别是要把不合理、作秀式考核事项清除掉,化繁为简,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真正让核心指标发挥带动作用。

    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基层工作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成效,实现考核流程智能化,既减少人工操作的环节和时间成本,又减少人为干预,使考核结果更客观公正,让“无感考核”更有效。

    “无感考核”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新的路径和选择,但也要防止“无感考核”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分强调“无感”“减负”而弱化考核工作,导致不愿、不敢深入基层,让“无感考核”变为“无效考核”。为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服务意识,对基层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落实、干事业、促发展。

 

当前:4版(2025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