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山西运城市常态化开展“文明集市”活动回顾
◎ 薛克 付炎

 

    1月20日,由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委宣传部、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东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的“金蛇贺岁 好运河东——‘文明集市’”在运城市南风广场热闹开市。文艺表演、年俗展示、公益宣传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趣、有料、有温度,为中心城区浓浓的年味再添一缕文明清香。

    逢会赶集,是一项传统的民间风俗。而今,传统意义上的集市被赋予“文明”内涵。2024年,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集市”活动,锚定“聚阵地链、集服务群、成品牌势”目标任务,在市区广场、基层社区、乡村大集等处,开展便民服务、文化服务、安全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优选项目接地气

    2024年年初,面对激增的游客,永济市在永济火车站组织开展“文明集市”活动。站前广场上,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热情引导游客动手体验非遗剪纸、免费品尝牛肉饺子、有序领取“永济好物”。同时,热心提供引导咨询服务,向游客介绍旅游线路、乘车方式、好景好物,协调解决游客遇到的困难。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走深走实,让群众可感、可知、可及,是我们开展‘文明集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苏琳告诉笔者,“选定活动内容,‘知人知心’是前提,‘量体裁衣’很关键。”

    2024年1月3日,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集市”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围绕群众实际需求,通过文艺表演、服务设摊、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每月为群众提供贴心、暖心、精准的集中性常态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苏琳介绍,运城市借鉴外地先进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了便民服务、文化服务、安全宣传、未成年人服务、特色服务和其他服务六大类内容。“这些活动中,既有丰富大众生活的文艺表演、非遗展示,又有方便老年人生活的义诊、义剪,还有帮助儿童成长的亲子阅读、益智游戏,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参与度高,真正把‘赶集日’变成了‘惠民日’。”

   优质服务聚人气

    2024年2月2日,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集市”活动在河津启动。活动现场,河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19家单位展示了20个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包括“俏红娘”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夕阳红”免费婚纱拍摄等益民志愿服务项目、法律援助等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应急救援等教学演练志愿服务项目,现场还举行了文艺演出,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一年多来,丰富多彩的“文明集市”活动在运城全市“遍地开花”:稷山县在国家板枣公园开展了“文明集市”春节专场活动,探索文化、自然与文明的融合之路;万荣县在七夕节举办“文明集市”文明婚俗专场活动,展示剪纸、面塑等主题非遗作品;平陆县在风口消夏文化节暨风口山国家级森林康养旅游周期间举办“文明集市”活动,丰富活跃群众晚间文化生活……

    各县(市、区)聚焦“文明实践+文旅”,将“文明集市”办在盬街、岚山根·运城印象、周仓文化园等景区景点,服务八方游客,助力文旅破圈;聚焦“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等活动,拓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及外延;聚焦“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将“文明集市”办在农村大集和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移风易俗、反电诈等宣传,创新做好“文明实践+”工作,赋予了“文明集市”更持久、更接地气的生命力。

    一年多来,运城市以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7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累计开展了12期1299场“文明集市”活动,惠及群众48.6万余人,“文明月月见”活动品牌持续叫响,“主题活动+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的模式进一步巩固完善。

    文明引领成风气

    “你了解我们夏都儿女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四精品质’吗?”“就是这张海报上所展示的‘精耕细作、精打细算、精明强干、精益求精’!”这是夏县南大里乡“文明集市”活动现场志愿者和群众宣传交流的场景。一问一答间,双方对夏县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认同感。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文明集市”活动寓教育于服务之中,让群众拥有更加坚实的情感依托与精神家园。一年多来,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以“文明集市”活动为抓手,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市集里的“老味道”有了“新风味”。

    强化服务意识。“文明集市”一头连着基层群众,一头对接各类社会组织、机关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有力推动了各部门各方面精神文明建设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群众。

    闪耀奉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聚焦群众需求,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品质化服务,在服务中强化价值引导,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

    激发主体自觉。在开展“文明集市”活动中,各级相关部门积极推广文明实践积分制,引导群众践行文明风尚,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撬动“大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文明共赴,新岁同行。新的一年,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持续在更深、更精、更细、更实上下功夫,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集市”活动这个生动载体,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倾力打造“全域文明版图”,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凝聚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

 

当前:4版(2025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