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韦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充分发挥财政保障职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南宁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惠民演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方面,近年来,南宁市财政共投入38.56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新建、改扩建的一批文化活动场所已投入使用,支持打造的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接待游客数量屡创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新地标和人文会客厅。
在优化文旅市场环境方面,南宁市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文化发展新模式,对文化艺术演出项目的支持已由传统的单一依靠财政出资逐步转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文化+”融合消费新业态,激发文化经济新活力。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2亿元,促进文旅体商叠加效应充分释放;开展特色文艺进商圈演出246场次,推出近300个文旅体商融合主题活动,全市公园全年游客总量突破6000万人次;举办大型演唱会32场次,推出包含演唱会门票、住宿、餐饮、运动等多款“一站式”产品,演唱会经济火热出圈、人气爆棚。
在加强文化交流方面,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南宁市筹措财政资金1049万元,支持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春天的旋律·2025》跨国春节晚会等,以文化为纽带,全方位展现中国、东盟文化魅力。同时,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支持打造《新刘三姐》《顶蛳山传奇》《天香》等民族文化精品剧目,多渠道、多角度、立体式讲好民族故事。
南宁市大力支持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近年来累计下达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9472.9万元,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2532.29万元,支持实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向社会提供全免费开放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目前,南宁市有14座公共图书馆、13座文化馆、12座博物馆(展示馆、陈列馆)、7座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近年来,南宁市财政统筹落实1.19亿元,高标准办好送戏下乡进校园、扶持乡村社区文艺队、公益放电影、建设农家书屋等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工程,组织专业院团走进乡镇、行政村、高校、中小学校园等演出,满足城乡群众就近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