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蔓夫 许景璐 詹大发 胡语珊 张兴 杨丹
![](/UploadFiles/202502/20250211101238590.jpg)
生态宜居 幸福开远。
![](/UploadFiles/202502/20250211101249832.jpg)
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阳光下。
![](/UploadFiles/202502/20250211101256690.jpg)
“光盲行动”点燃希望。
![](/UploadFiles/202502/20250211101303894.jpg)
移风易俗绘就美丽乡村文明底色。
![](/UploadFiles/202502/20250211101334747.jpg)
“老年幸福食堂”幸福滋味多。
![](/UploadFiles/202502/20250211101340451.jpg)
南正街主题街区。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近年来,云南省开远市着眼人民期盼,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路径,驰而不息打造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随处可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如空气般存在的细碎幸福和点滴文明,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文明图景。
在“细治”中增强服务能力
在开远,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书记工程”“市长手册”,市委书记、市长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头部志愿者”,带领全市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委书记、市长主动担任“编外校长”“编外院长”,他们走进学校、深入医院,谆谆育人、全力解难,致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同学们要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以荧荧微光照亮他人,以涓滴‘小我’汇聚星河,以实际行动向社会撒播更多真善美与正能量……”一堂堂真切动人的思政课,如春风化雨,润泽了孩子们的心田,文明的种子广为播撒、文明的声音真情传颂。
“看病给方便,就诊时间给长……”“编外院长”以患者身份开展看病就医流程体验,以患者立场感受医疗服务,在“细枝末节”中找准“问题症状”,推动解决群众在就医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
开远市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千名干部联万企”等活动,并通过“院坝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全力打好问题“清零战”和补短板“攻坚战”,构建起了“党政齐抓、军地共建、市乡联动、企业参与、全民行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一场场一心为民的奔赴,就是一场场向文明城市的奔赴,群众的“问题清单”随之转化成了一张张“幸福账单”——“现在看病太方便了,缴费也不用排长队了,在诊室扫一扫就能用医保支付,或者刷脸卡就可以了。”“乡镇学校建得跟城里一样漂亮,乡村的娃娃和城里的娃娃一样,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我们企业在开远得到了‘保姆’般的照顾,生产经营得到了极大保障,在开远发展,我们信心十足。”
在“细建”中精雕城市面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筋骨”,开远市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集贸市场、道路管网提升等民生项目,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城市品质。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开远城市建设较早,存在老旧小区存量大、密度高、权属杂、环境乱、配套差等情况。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目前已完成37个片区36254户老旧小区改造、15个片区9000户棚户区改造,带动21.8平方公里城区实现连片更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干净整洁、面貌一新,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蜕变,圆了群众幸福安居梦。开远连续获得2023年度、2024年度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市荣誉称号,南正街社区入选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
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建设,提升改造了智源路、灵泉东路、灵泉西路、东新路,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城市路网,连贯南北、承接东西的大交通格局,城市道路总长延长至236.2公里。
累计建成城市公园广场30个,城市绿化覆盖率4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至18.87平方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城更美、路更畅、景更靓。漫步大街小巷,公园绿地随处可见,一幅“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画卷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城市的持续焕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放包容 行稳致远”的城市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开远定居或旅居。
“开远四季如春、交通便利、城市公共设施很完善、就医环境好……”在开远定居多年的王勇,给出了他选择开远的理由。王勇感慨地说:“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给开远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实实在在地让生活在开远的人有了更多的幸福感。我们每天惬意地走在绿树成荫的大街上,住在改造后清爽明亮的老旧小区里,大晚上还能安全舒心地游走在美丽的夜色中。开远,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宜居之城、养老之城。”
在“细育”中提升人文素养
先育“文明人”,再建“文明城”。开远市把文明的种子“种”到群众心里,以人的文明涵养城市气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分中心,7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78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勾勒出开远市“文明实践版图”。
绘声绘色的“微宣讲”、温情满满的“亲子活动”、强身健体的“武术散打”……开远市创新开展“有你‘夜’精彩”文明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涵盖理论科技、文化艺术、运动健身、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让群众“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每周五早上,开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市各级单位,围绕理论传播、弘扬主流价值、文化传承等内容开展理论学习,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涵养家国情怀、厚植信仰信念、提升精神风貌。
“有你‘夜’精彩”“周五课堂”“家长夜校”“艺趣来”等接地气、有深度的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更重要的是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4年开远城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903场次,总参与群众24万余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宛如阵阵清风,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幸福开远最鲜亮的底色。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全市有484支志愿服务队,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真情诠释着“爱”的广度和热度,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大爱情怀,增添无限暖色。
“谢谢你们一直来看我,陪我说说话,帮我收拾家里面,你们太好了。”90岁的钱秀兰是开远市解化社区的高龄独居老人。自2014年老人的老伴去世后,开远市“同根生”志愿服务队便每年进行走访慰问,上门帮忙整理家务、照料老人。“同根生”是开远志愿服务队之一,志愿者们通过生活照料、情感陪伴、整理家务、老年教育等方式,温暖了许多空巢、高龄、失能、特困老人。在钱秀兰老人家中,老人紧紧握着志愿者的双手,和志愿者亲热地拉着家常。
开远围绕市民素质提升,扎实推进“十大文明”提升行动;集中开展文明环境、文明小区、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养犬等系列活动,倡导市民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开远现象”“开远先锋”“开远好人”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和推广,用典型示范带动文明培育,用道德的光芒温暖人心,以模范的力量催人奋进;聚焦移风易俗,以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利用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乡风民风显著改善。
在“细爱”中实现民生愿景
城市的文明,藏在民生实事里。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开远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关爱好“一老一小”,有效破解就业难题,让发展的“阳光”洒进千家万户,惠及更多群众。
开远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6.2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2%。围绕老年人的所需所求所盼,近年来开远市不断探索更丰富、更优质的养老模式和服务,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全市养老产业规划和服务清单统筹推进,全力打造城区助餐服务体系。
分别在南正街社区、解化社区、红明社区、聚源社区、凤凰社区、东城片区开办6所老年幸福食堂;在迎旭社区、景山社区、健民社区、石桥社区、小新村社区设置5个老年人助餐点,切实提升老年人助餐服务的便利性,不断满足老年人“15分钟”养老服务需求。针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则由运营第三方、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供送餐助餐服务。截至目前,开远“老年幸福食堂”已接待、服务老年人19.83万余人次。
“幸福食堂伙食很好,饭菜很丰富,荤素搭配得当,很合我们的口味,就餐环境也好。幸福食堂真正让我们老年人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不少老年人纷纷夸赞。
开远织牢“生育网”,2024年创新开展了“金龙迎福娃、开心到永远百万惠民大礼包”活动,全面满足新生儿家庭的各类产后保健康复及消费服务需求;织牢“就学网”,针对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难题,特别是农村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难的问题,近三年来,整合了近1亿元资金,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6所国有民办园转为公办园,新增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1620个;织牢“关爱网”,制定出台《开远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远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同步纳入长远规划“圈里”和政策保障“伞下”,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一个不少完成义务教育,不因贫困而失学,用关心关爱和有效行动呵护每一位留守儿童。
开远以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就业高质量发展,打出系列就业“组合拳”,实现就业市场的繁荣稳定与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双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化零工市场”1个、乡镇(街道)“零工平台”7个、社区“零工驿站”13个,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升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创业贷款开辟了绿色通道,让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红利。
一项项暖心的“线上线下”志愿服务、一个个便利的“零工驿站”、一次次免费的技能培训、一笔笔及时的创业贷款……广大人民群众在开远这块热土上挥洒热情、梦想成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措施的不断落实,折射出最温暖的民生成就,绘出最温暖的民生底色,开远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中,“民生”二字重如千钧,“幸福开远”的标签更加闪亮。
(开远市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