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全效推进、全域布局、全员实践、全心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书写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桂阳答卷。桂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获评“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完善全效推进体制机制。着眼高位抓、全员抓,在强化责任、健全机制上出真招,充分释放“长效做”的强大动能。一是完善推进机制。落实县委主体责任,通过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动员会或推进会进行部署、高位推动、定期调度。建立联点共建机制,由22名县级领导、66个县级单位与基层结对子,挂点共建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4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省发改委及5个市直单位联手打造高标准文明实践阵地。二是完善保障机制。预算专项经费全面支持阵地建设投入、志愿者技能培训、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加大志愿服务保障力度,采取财政补助、结对资助、公益募捐、企业捐资等途径筹集爱心善款,建立激励褒扬关爱机制,开展“五个一批”评选表彰,营造“全城志愿”氛围。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范围,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所长(站长)的职责任务清单,对标检查党组织负责人责任落实情况,与单位及个人绩效挂钩。
构建全域布局实践体系。着眼扩大文明实践服务圈,在激活、整合、下沉、共享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最大效能。一是全力优“点”。积极推进“两个中心”融合创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面积有2300多平方米,设立了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好人馆等12个专题馆(展区)及功能室,并通过视频连线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是着力延“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新风讲习所、乡镇文化站等整合融合,通过共建共享共融共通实现资源最大利用、人力全面发挥。三是用力扩“面”。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于城市社区建立9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乡村各村组因地制宜设立10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打造全员实践志愿队伍。着眼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化、队伍专业化,在培育骨干、壮大队伍上谋实策,切实打造文明实践生力军。一是突出“纵横交织”。坚持“总队+支队+分队”纵向体系和“社会组织+机关单位+基层组织”横向架构相结合,着力壮大行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公益组织等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志愿服务队575支。二是突出“专兼结合”。广泛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和示范点,打造好人协会、古郡志愿者协会、蓉城志愿者协会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110余个,培育“好人同心 宣讲文明”“关爱抗战老兵”“爱心助学”等特色品牌,创响“志愿之城”。三是突出“上下贯通”。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总队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志愿服务联合会联络服务功能,广泛汇聚党员干部、“五老人员”、乡土文化人才、身边先进人物、返乡创业者等热心参与的志愿者,注册志愿者10.18万人,构建由县城到乡镇、由机关到村组的志愿服务队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能力当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创新全心服务平台载体。着眼文明实践活动多元化、分众化,在创优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上做文章,提升文明实践满意度。一是活动常态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们的节日”“三下乡”等主题,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活动,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效。二是内容听得懂。坚持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任务,领导干部“四下基层”,专家学者到村组讲学理讲道理,老百姓在晒谷坪、屋檐下讲身边人身边事。三是群众真点赞。坚持“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接单、百姓评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扶危济困和就学就医、纠纷调解等群众身边难点堵点焦点,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过程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