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描写的是唐朝时长安的元宵节景象:家家灯火,处处歌舞,热闹非凡。
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古时如何热闹我们只能从文献中探寻,现在的热闹却可以亲身感受。春节假期结束后,春节的余韵仍在热闹与祥和中悠悠延续,直到在元宵节这天再次掀起高潮。今年,各地的元宵节活动如火如荼且独具特色,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人月团圆元气满,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让乙巳蛇年的元宵多姿又多彩。
年有非遗兴正浓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也让今年春节的“非遗味”格外浓郁。
“过年的画”走下墙,融入百姓生活;“百态泥人”的造型和色彩融入现代审美,增强时代表达;“年货麻花”让人们在一口香酥中品尝“幸福味”,诸多创新品种赢得国人青睐……在拥有49项国家级和35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碰撞出绚丽火花,天津元宵节市场,非遗带动效应明显,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文化体验,也赋予了传统年俗新的生命力。
2月9日上午,2025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在海云广场正式开街,青岛市“沿着黄河遇见海”沿黄九省(区)非遗手造大赏也于当天同步启动。
四川的阿坝挑花羌绣,甘肃的天水雕漆、夜光杯,宁夏的黄河石胡杨木雕刻,河南的黄河泥沽沽……活动现场,18位来自沿黄九省(区)的非遗手造大师和50位山东省内、青岛市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携手造精品集中亮相、展示展销。“唐诗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讲的就是我们甘肃制作的夜光杯。”来自甘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宝莲激动地讲述着参展的喜悦心情。
活动现场,市民、游客被各类沿黄流域非遗名品吸引,感受到黄河文明精粹和非遗的独特魅力。“看到这么多精美的非遗作品,感觉非常震撼,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沿黄流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市民王璐表示此行受益匪浅。
而海口市民游客期待已久的2025年海口元宵烟花晚会将于2月12日晚上在海口湾绚丽启幕。本次烟花晚会以“海口湾 看烟花”为主题,被定为Ⅰ级烟花表演,晚会由两部分组成:20分钟的大型无人机表演和20分钟的烟花表演。无人机表演将率先惊艳开场,3000架次的大型无人机将呈现多个动态3D立体图案,随后,“海上生花”烟花秀将绘就如梦画卷,届时绚烂的光影将倒映在海面上,多款海口专属高空礼花弹将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据透露,火爆全网的“七彩祥云”烟花也将首次亮相海口,有人形容这个烟花“仿佛召唤出一片遥远时空的宇宙星云”,让人十分期待。
据悉,此次焰火表演的团队来自被誉为“中国花炮之乡”的湖南浏阳,浏阳花炮制作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项项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非遗与年俗的深度融合,让这个元宵特别“够味儿”。
文艺助力闹元宵
灵蛇贺新,福满元宵。今年的元宵节不仅非遗味儿浓,文艺含量也高。
2月7日,2025年云南省“我们的节日·元宵——民族团结庆元宵 欢乐祥和共团圆”主题文明实践示范活动,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古镇举办,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欢乐闹元宵,共庆团圆年。活动共分为“誓词碑前,续写团结”“普洱山下,茶香筑梦”“锦绣普洱,文明新章”三大篇章。情景舞蹈《剽牛盟誓》重温26个民族代表歃血盟誓、刻石为记,建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故事。伴随着恢宏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歌曲《领航》响彻现场,抒发出群众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在舞蹈《茶韵》中,采茶女背着茶篓跳跃而出,舞姿灵动……当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送到群众手中,人们相互送上节日的祝福,传递温暖。
2月9日,“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在福州启幕。此次活动设置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主会场位于福州晋安湖公园青鸾广场。来自台北的台湾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团长利珍·妮卡儿携12名台湾演员一起在民俗大舞台上演出。舞台周围,民俗手作大集集合了两岸文创手艺人的奇思妙想,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吉林省直文艺院团精心筹备文艺盛宴,从2月10日到2月13日,陆续奉上“转歌漫舞 戏迎元宵”二人转专场演出、经典大戏吉剧《桃李梅》、《金蛇狂舞闹元宵》乙巳年新春民族管弦音乐会、《国韵华章 乐响元宵》交响音乐会等6场精品演出,用优质的文艺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欢天喜地闹元宵!”2月12日,合肥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在骆岗公园,有“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活动,在城隍庙,则有“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2月12日下午,在合肥城隍庙“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舞台上,龙腾狮跃闹元宵,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相声《庐韵包公》、川剧变脸、杂技《花香碟舞》等节目将轮番上演;台下设置非遗展区,周围结合庐州灯会的场景布置,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苏州图书馆北馆会举办“‘阅’享新春 喜乐元宵”读者猜灯谜活动,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热门影视、科普知识、历史人物等,市民们可前往打卡解谜,打包苏图文创。
株洲文化园设置有“顶呱刮”春节大富翁游园活动。市民可以通过大富翁游戏形式,以积分制参与园内各项活动,园内的图书馆、文化馆、戏剧传承中心都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与小游戏,同时园内还精心打造祥鼓阵、红娘阁、财神道、添福路、锦鲤池等打卡点,为市民游客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以灯为媒庆佳节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就有放灯和观灯的习俗,赏灯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一环,各地也推陈出新,将灯会玩出了不少花样和特色。
“吴中风俗,尤竞上元”,苏州灯会的习俗源远流长,作为苏州灯会的典型代表,古胥门元宵灯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
今年,结合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全国主会场活动暨苏州市非一般的“酥”年活动,沧浪街道开展“第二十四届古胥门元宵灯会”系列活动,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及其团队制作的多组大型灯组,于1月23日18时点亮。其中蛇年主题的主灯组《瑞蛇嘉年》宽15米、高3米,安装在古胥门瓮城旧址上;一组灯廊《好运连廊》长约18米,安装于广场前侧靠近游船码头处;还有一组长3米、宽4米的小型灯组《泊舟灯影》,安放在广场南侧。
2月9日,广东肇庆举办了广府文化庙会,元宵花灯展正式亮灯。庙会上,封开县的鲤鱼灯舞备受瞩目,鲤鱼灯由一群雌鲤及幼鲤组成,舞起来刚柔相济、灵巧活泼,把鲤鱼在水中的生活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寄托着“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等美好愿望。
2月10日至2月12日,琼海市龙江元宵灯会如期而至。据悉,此次传统非遗花灯展活动以“继往”为理念,分为花灯开幕、花灯展示及花灯巡游三个部分,生动呈现龙江镇百年的花灯文化。
2月12日下午,在合肥骆岗公园举办的“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活动中,会有“肥东洋蛇灯”表演、大头娃娃和腰鼓、秧歌舞,还有莲湘舞、“虾子灯”等表演。据了解,“肥东洋蛇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集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瑰宝,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期间闪耀登场,每十八年舞一次。每舞一次,蛇灯增加一节,每节长约1.6米,已跨越数百年历史,传承至今。如今,“洋蛇灯”全长约128米,其中蛇头长约1.5米,蛇尾伸展近2米。
说到灯,自然绕不开自贡灯会。
据统计,截至2月4日,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以下简称“第31届自贡灯会”)已接待游客90.8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6.2%、29.8%。
这届灯会打造了“迎春贺年”“侏罗纪河谷”“阆苑仙境”“欢乐盛典”“自贡年轮”“文明交辉”“一路繁花”七个板块,构筑起美轮美奂的灯海盛景。现场还“搬”来了“灯会博物馆”,汇集全国15个省市的47件非遗彩灯精品。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单元,有以“精、细、美、雅”著称的江苏明式宝盖六方走马灯,以“没有骨架”为特点的汴京灯笼张“五谷丰灯”等。
“没想到灯会把《黑神话:悟空》也搬进来了!”2月6日,在灯会现场,来自山东的游客赵刚带着孩子,兴奋不已。抬头见15米高的孙悟空身穿锁子黄金甲、头顶凤翅紫金冠,脚踏藕丝步履鞋,手持如意金箍棒,造型威风凛凛。据了解,该“齐天大圣”灯组融入了机甲风,让孙悟空的机甲面罩定时开合,增加灯组的互动性与观赏性。
在此元宵佳节,来一碗热乎乎、糯叽叽的元宵吧,让人间灯火,温暖你我。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四川新闻网、《青岛晚报》、大皖新闻、《海口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