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夜未央 文明新风暖人心
——四川省各地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文化活动
◎ 本报记者 袁矛

 

    春光作序开新岁,正月十五闹元宵。2月12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春节年俗中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既延续了春节的团圆与温暖,也是一场激励人们向着新征程奋楫扬帆的盛大庆典。

    2025年元宵节前后,四川省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文化活动,在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闹”出巴蜀人的精气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蓄积强大力量。

    /  好戏连台  /

    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2月12日一大早,四川省德阳市长江路两边就围满了翘首以盼的市民游客。当天,德阳市2025年元宵节民俗文化巡游活动正式启动。

    上午9时,随着震天锣鼓声响,七个特色巡游方阵从巡游路线的起点钟鼓楼广场出发,化作一幅全长2公里的流动画卷,为广大市民游客徐徐展开一幅元宵喜乐图。巡游队伍以“一区县一品牌”为特色,深度融合非遗传承与现代表达。绵竹市通过动态展演让国家级非遗“绵竹年画”焕发新生,《骑车仕女》方阵以立体化呈现实现“年画活化”;旌阳区创新演绎省级非遗“安安送米”故事,通过“安安送福”方阵实现德孝文化的情景再现;罗江区57岁银龄龙狮队以矫健身姿展现传统民俗活力,花伞方阵变换出“福满罗江”字样引发沿途观众齐声喝彩;广汉市精心打造的“古韵今辉·龙舞三星”主题方阵中,三星堆祈福仪仗队重现古蜀祭祀盛景,与大唐迎宾舞形成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经开区巧妙融合前沿科技元素,智能机器狗方阵与传统舞龙队默契互动,展现“科技+文化”的无限可能……

    在元宵节当天,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也在上演着一场民俗文化盛宴。在欢快喜庆的锣鼓声中,全国首支汉服龙灯队非遗板凳龙巡游拉开帷幕,一条由72条板凳拼接而成,110米长,龙头高2.38米,重达八十余斤的板凳龙挪腾开来。龙头高昂,引领百米板凳龙灯在古城的脉络中蜿蜒游走。非遗板凳龙巡游、财神送汤圆……人声鼎沸的“非遗中国年·城厢大庙会”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让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一时间的自贡市也热闹非凡。随着一盏盏五彩斑斓的彩灯被点亮,自贡市“灯闹元宵 非遗贺岁”中华彩灯大世界元宵节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场,舞龙、舞狮、川剧变脸、非遗杂技、非遗滚灯等精彩项目轮番上演,让游客在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的彩灯世界中,感受元宵佳节的文化魅力。

    …………

    丰富多彩的线下民俗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引领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进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  有滋有味  /

    文明实践温暖人心

    “大家看我包的汤圆”“这个灯谜我猜出来了”……2月10日,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门前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一场“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元宵”主题实践活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吸引了200余名社区群众参与。在包汤圆的点位前,大家揉面、包馅,手法娴熟,欢声笑语不断;在猜灯谜区域,群众或驻足思考,或热烈讨论;现场还有赏年画、投壶等活动,邻里之间边玩游戏边聊春节期间的趣事,现场气氛高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同一时间,由雅安汉源县九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元宵——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主题活动在九襄镇公园壹号热闹举行。活动将“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的知识宣传与精彩的文艺表演相结合,文艺志愿者们自编自演节目,以“乡音”传递“乡情”,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元宵节文化,也体会到文明节俭之风。

    元宵节前后,四川省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围绕“我们的节日·元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而随着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的不断推动,川渝毗邻共庆元宵也成为今年一道温暖的节日景色。

    2月11日下午,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来自内江市、重庆市荣昌区的200余名干部群众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地举行“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内荣携手欢度元宵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现场,由内江和荣昌两地选送的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为当地群众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舞蹈《爷爷奶奶和我们》,灵动的舞姿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幸福,赢得台下阵阵掌声;金钱板《老师好》,用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幽默的唱词,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生动演绎;川剧表演《变脸吐火》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神秘莫测的变脸和震撼的吐火绝技,引得观众连连惊叹……

    内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川渝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文艺演出和互动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川渝两地群众的深厚情谊,也为推进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共同奏响新时代西部‘双城记’的文明乐章。”

    /  多彩活动  /

    丰富节日文化内涵

    2月8日,成都市武侯区丽都公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由成都市武侯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武侯区“我在成都学非遗”文明集市庆元宵主题活动正在举行,各色各样的文明摊位,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热热闹闹的文明集市。
    在“我在成都学非遗”体验区,居民们男女老少齐上阵,各自剪出喜爱的窗花样式,体会非遗剪纸的魅力;在“新风尚·文明养犬”区域,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志愿服务队向在场居民耐心讲解遛狗牵绳、粪便清理、注射疫苗、在线办理电子犬证等文明养犬知识;在“传文明·有礼问答”互动区,志愿者引导居民扫码参与线上有奖答题,帮助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文明小知识;在“新风新韵·文明画卷”展示区,志愿者一边为居民发放年画挂历,一边热情地介绍武侯区文明实践特色活动,邀请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培育文明新风……

    无独有偶,在资阳市,一场“我们的节日·元宵”资阳市新春文明实践集市也在2月11日火热开市。集市现场设有文明健康养成、理论政策宣传、文明风尚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等特色主题展区,同步举办“爱在资阳 美在文明”主题文艺汇演,通过非遗体验、爱心义诊、科普宣传、舞台表演等项目,让广大群众“沉浸式”体验各类文明新风尚,把“文明风”融进“烟火气”,把“一站式”惠民服务和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这样的市集形式非常新颖,不仅能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还能享受各种免费服务。”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后我还会再来‘赶集’,要是有时间,我也想当志愿者。”

    为不断丰富元宵节的节日文化内涵,四川各地将“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文化活动纳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在传承弘扬元宵节文化的同时,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四川省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也推出了以元宵节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有趣。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办“东坡雅韵 诗词闹元宵”系列活动,包括猜灯谜闹元宵、东坡诗词擂台赛、背诵《赤壁赋》赢取文创产品等,让观众在诗词韵律中度过元宵佳节;泸州市图书馆举行“智趣猜灯谜、浓情闹元宵”活动,共组织300个灯谜,其中有100个灯谜是围绕泸州本地名胜、地名等内容出题;广元市博物馆举办“趣话团圆 喜闹元宵”主题活动,邀请市民一同欢度这个美好的节日……一场场活动让元宵节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当前:1版(2025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