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区治理 共建美好家园
——贵州黔东南州岑巩县深入推进文明小区创建工作
◎ 夏吉春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始终把“建好一座城、管好一座城、幸福一城人”作为文明创建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聚焦“小实事·微创建”“小改进·微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度融合、协同推进,以探索创新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六邻在小区·和美大家创”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安全放心、配套匠心、宜居舒心、文明润心、行之顺心、服务暖心“六心”小区,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夯实“共建”链,提高实践参与度

    自2021年5月被省委改革办列为贵州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省级改革试点县以来,岑巩县将物业管理改革纳入城市党建、文明实践重点内容,在中央华府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党支部、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协调运行机制。全县各物业小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开展共建共享“聚邻”、敬老养老“暖邻”、扶弱济困“助邻”、育幼护苗“靠邻”、化纷止争“睦邻”、文明新风“润邻”为主要内容的“六邻在小区·和美大家创”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激励动员广大小区群众参与小区治理,形成了文明共建、邻里守望、大事共议、矛盾共解、难事共克、利益共享的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岑巩县充分整合辖区“红色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社区党支部、小区党小组、物业党支部、在职党员力量,以党员示范带动,组建小区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1支、专业性志愿服务队4支、群众性志愿服务队6支。

    截至目前,岑巩县在职党员到小区开展“五亮五做”文明实践活动6908人次,各服务队走进小区开展综合治理共计635次、物业改革宣讲60余次,有力有效推进“美好家园”建设。

    健全“保障”链,助推服务优质化

    岑巩县聚焦“供、需、管”精准发力,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按照业主自我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物业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培育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物业企业,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选择和需求。

    岑巩县以强化行业标准、设施保障、源头管控、要素管理、费用监管“5个强化”为工作内容,抓好物业“精细化”管理;以公共设备管理、维修承诺、保安及车辆管理、客服服务、投诉处理等“12个制度”为工作保障,抓好物业“标准化”建设;以标准落实到位、环境治理到位、安全防范到位、房屋修缮管理到位等“20个到位”为工作基准,抓好物业“规范化”服务。

    同时,岑巩县把文明实践与物业管理、小区治理相结合,构建“物业+文明实践”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服务“零死角”,开启小区服务新格局。为业主提供房产租赁、代购代办、养老、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通过体贴细致的家庭式关怀和管家式服务,营造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氛围。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提供无偿志愿服务,以“物业+养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新路径。

    此外,全县大力开展“岑人之美  文明有你”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倡树文明新风,激发向上向善向美力量,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迈进。

   扣紧“治理”链,提升居民幸福感

    “三无小区”一直以来是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焦点,群众关注度高。房龄老、规模小、住户少、环境差是“三无小区”的通病,在治理中存在着投入较大“不愿管”、权责不明“无人管”、能力薄弱“无力管”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岑巩县以网格为基,围合改造与组织优化并行,多元参与,部门联治与居民自治同步,综合施策抓实“三无小区”治理。

    岑巩县建立县级领导包网格联系小区制度,对全县156个小区以“县领导+责任单位+社区+物业企业+业主”模式进行了任务分解,提级调度,严格执行常态化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小区治理;科学规划“三无小区”围合单元,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对县法院片区、疾控中心宿舍、8号安居工程、银海雅苑、福兴楼等4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了居住品质;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或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为切入点,建立自治组织,变主导为引导,突出小区居民主人翁地位,变“被动接受服务”为“主动自我管理”,解决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

    目前,全县19个商业小区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21个小区购买了社会化物业服务、74个小区采取社区管理和自治管理,各小区居住环境实现了大改善,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当前:3版(2025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