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润沃土 乡村沐新风
——河北沧州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综述
◎ 杨澜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以群众关心关切的事情为切入点,以“小阵地”搭好“大舞台”,“小活动”推动“大实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活动平台、丰富载体形式、浓厚宣传氛围,推动移风易俗在全市蔚然成风。

    高度重视 多方联动统筹推进

    沧州市围绕移风易俗工作,统一部署,周密安排,多方联动,统筹推进。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该市建章立制、强化文明引导,将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同时,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婚丧嫁娶的宴请规模、待客范围、席面标准和礼金限额等,让群众有约可依、有规可循。

    为了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促进文明新风沁润人心,沧州市在持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的同时,充分运用县级融媒体中心、村广播、村宣传栏等阵地资源加强正面宣传,通过建设文化墙、张贴宣传标语、横幅、宣传画等选树宣传群众身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积极发挥乡贤引领、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文明节俭、批评不良现象,将结婚新人、适婚青年作为宣教对象,讲解陈规陋习弊端隐患,传播喜事新办、婚事简办观念,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

    值得一提的是,沧州市持续开展“双争”系列群众性文体赛事活动,“‘双争’有我 文明沧州·我眼里的最美风景”优秀短视频大赛、“‘双争’有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大赛、“‘双争’有我 声动沧州”“‘双争’有我 舞动狮城”沧州市全民舞蹈风采展示、“‘双争’有我 祝福祖国”群众歌手大赛等活动,展现群众精神风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打造亮点

    以典型带动激活力

    “无论风风雨雨,我都会伴你携手前行。”2024年5月20日,11对身着传统中式婚服的新人在河间市瀛海公园内,过喜门、行传统礼仪、立下爱情誓言。这是河间市举办的第六届“低彩礼”集体婚礼中的温情一幕。

    在举办集体婚礼的基础上,河间市将婚姻登记场所搬入诗经公园,建成全省第一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还成立了由2300余人组成的“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适龄青年开展免费婚姻介绍。

    沧州市大力推广河间市婚俗改革的工作经验,制发《沧州市关于倡导婚事新办、培育婚俗新风的实施方案》,成功举办“‘双争’有我 缘定狮城”沧州市首届中式“零彩礼”集体婚礼,指导婚姻登记机关完善六大功能室建设,推进特色颁证仪式、婚姻家庭辅导及婚姻调解工作常态化,将婚俗改革领域独具特色的“河间品牌”形成沧州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为确保婚俗改革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沧州市还积极引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组建全省首家县级婚姻家庭协会,并创新婚姻登记颁证服务,邀请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等为“零彩礼”新人颁证,引导广大适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找准移风易俗“小切口”引领文明婚嫁“新风尚”——沧州市蹚出婚俗改革新路子》被评为“2023年度河北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办丧事,不请乐队,不烧纸扎,不设烟酒,家属不穿重孝……”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李子札村的红白理事会大厅内,张贴着醒目的《红白理事会章程》。这些年来,村里谁家有白事,红白理事会成员帮着张罗,啥事都按照《红白理事会章程》执行,省心省力又省钱。而小邢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村民公约,对村里红白事统一标准、统一办事规程。

    李子札村和小邢村为丧事操办划定“硬杠杠”,是沧州市探索移风易俗长效机制的代表性做法。截至目前,全市18个县(市、区)都已完成《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的修订。该市还制定了《沧州市推进殡葬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围绕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集中埋葬点改造、利用废弃地埋葬、提升火化率、规范红白理事会建设、推行丧事简办等六方面打造试点,同时积极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连续六年举办免费海葬活动,倡导文明、节俭、环保的安葬方式。

    倡扬新风

    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效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移风易俗落地生效,沧州市还启动了首届家风家教文化节,通过家文化书画展、“我为新人刻方印”“我为母亲留张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市民6000余人参与,推动文明新风在全市家庭落地生根。开展省级以上文明村镇结对创建,累计开展创建活动256次、典型示范报道40余次,通过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共同提升村庄的文明程度和村民的文明素质;组织“云览·文明中国”村播活动,走进全国文明村——任丘市石门桥镇史村从文明乡风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史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累计观看量5.1万人次。

    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全市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如今,移风易俗在沧州蔚然成风,遍地开花:2024年12月,全国移风易俗工作交流活动在沧州举行,充分展现了沧州市移风易俗取得的新成效。盐山县作为全省六个典型之一在河北省移风易俗工作观摩交流活动中作交流发言;全市5个县、镇、村案例入选河北省移风易俗工作优秀案例;河间市打造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河间品牌”被确定为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任丘市《“孝善名镇”助力乡村和谐》《“家”文化凝聚文明实践力量》两个案例入选《河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秀案例选编》;青县“孝老食堂”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目前建成农村孝老食堂201家,受益人数过万……各地特色屡见不鲜、亮点纷呈,逐渐形成节俭办事、崇尚文明的社会风尚。

 

当前:4版(2025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