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近日印发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月11日对外公布,从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银发旅游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老年旅游和社交方式,逐渐受到欢迎。它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机会,还成为他们拓展社交圈、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平台。
长期以来,由于身体条件限制以及公共交通工具设计不够人性化等原因,很多老人出行十分不便。而银发旅游列车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无论是宽敞舒适的座椅,还是贴心周到的服务,都让老年人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每一次旅行。
增开银发列车也彰显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跨越。银发旅游列车是专门为老年乘客量身定制的一种列车服务形式,旨在解决老年人在出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的旅程更加舒适、安全。如开设绿色进站通道,由专人引导检票进站,提供专用候车区,保障旅客进站乘车秩序良好;列车工作人员在旅途中组织开展互动节目,同时,列车上特别安排了随车医生进行全程“陪伴式”服务,并设置棋牌、唱歌等娱乐设施,让“银发”旅客充分享受旅途乐趣。通过乘坐银发旅游列车,他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分享彼此的故事,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银发列车”
如何提升老年人旅游出行体验?
从车厢扶手的高度到洗手间的防滑设计,从慢节奏的行程安排到营养均衡的餐饮搭配,从随车医护的全程守护到文化导览的深度陪伴,银发旅游列车用360度的服务闭环,重新定义老年出行标准。
2024年8月,从成都西站驶向新疆的Y406次“银发”旅游专列吸引了广泛关注。列车上旅客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他们中有的是退休后首次远行,有的则是多次踏上旅途的资深旅客。这趟专列不仅满足了他们对远方的向往,更体现了铁路部门对老年群体出行需求的细致考虑。
列车内部经过适老化改造,淋浴室加装安全扶手、可折叠椅凳,并设置紧急呼叫按钮,确保了老年旅客的安全。此外,医务人员和旅游服务人员的随车陪同,为老年旅客提供了健康监护和行程咨询,让他们的旅途更加安心。在餐饮服务上,专列为老年人准备了三鲜汤、清炒鸡丁等清淡口味的餐食,既满足了他们的口味需求,又考虑到了健康饮食。这些细节的关怀,让老年旅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铁路部门的关怀和温暖。
欢乐的视频拍起来,非遗庖汤宴吃起来,嘹亮的歌声唱起来……2025年春节期间,从陕西西安发车的“丝路号”环秦岭银发旅游专列上,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列车车厢。
“‘丝路号’环秦岭银发旅游专列上的游客,以65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为减少他们在旅途奔波的劳累,列车专门配备了手动调温系统和呼叫器,每道门的扶手和门框上都安装了‘防夹’装置。”国铁西安局铁道旅行公司经理杨涛说。
在四川成都开往西昌的“熊猫专列”旅游列车上,针对老年旅客需要,每个包厢和淋浴室都增加了护栏、扶手、紧急呼叫器等。淋浴室内不仅有热水洗脚喷头,还特地加上了防滑垫和折叠椅凳。
“包厢和淋浴室内的适老化改造都是基于老年人游客群体安全、舒适、便捷的角度设置,智能化设施加上全方位服务,让银发群体出行更加无忧。”国铁成都局“熊猫专列”工作人员孙经纬说。
冬季,冰雪游市场人气十足。在黑龙江,一趟以冰雪旅拍为主题的旅游列车受到很多老年人的青睐。列车内的主题场景设计独具匠心,融合哈尔滨各类景点元素。游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预约,就可以换上不同风格的服装,在主题车厢里免费拍照打卡。铁路部门还特意组建了一支职工拍摄团队,为游客提供旅拍服务。
“考虑到老年人的出行舒适度,列车上还配备了爱心服务箱,放大镜、暖足贴、冻疮膏等旅途中需要的小物件一应俱全。”国铁哈尔滨局哈尔滨客运段列车长任博阳介绍,旅拍列车开行以来,已有1000多名旅客体验打卡,特别是老年旅客参与热情非常高。
为满足老年人安心、舒心的出行需求,沈阳铁路部门在“银发列车”配备了更宽敞舒适座位,对车厢内卫生间进行了贴心特殊的设计,方便老年人使用。“银发列车”还设置了专门的医疗急救区域,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为老年人可能出现的身体突发状况提供安全保障。
沈阳铁路部门在硬件投入基础上,还在服务软件上“升级加档”,集中对“银发列车”乘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乘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品质,用耐心和热心为老年乘客做好细致周到的服务。他们在购票、进站、检票、候车、乘车、换乘等环节,推出适老化服务举措,并为老年人预订接续列车和返程车票、餐饮等方面提供全新服务。他们结合旅客年龄、喜好等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列车上组织有趣的互动活动,让老年旅客体验到家一样的温馨和惬意,为老龄人群打造安全、舒适、美好的旅程。
“银发列车”
驶向银发经济新蓝海
当前,银发旅游已经成为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旅游列车具有体验度高、串联性强的特点,是老年朋友出行旅游的重要选择。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据统计,2024年共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是历年来开行数量最多的一年,较2019年增长近50%,开行方向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黑龙江等热门旅游方向和线路,运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成为铁路旅游列车市场的主要客群。“乘着火车去旅游”已成为银发族的热门选择。银发旅游列车的增开,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解决老年人“不敢游”“不便游”的痛点。同时,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列车适老化服务,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旅游出行体验。
《行动计划》提出,在扩容旅游列车线路和产品方面,丰富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供给,建立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产品体系。鼓励旅游、养老等领域企业深入挖掘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银发旅游列车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形成一批机制化开行的银发旅游列车,打造品牌银发旅游线路。
从“热门景点”到“文化慢游”,未来三年,全国计划新增100条以上银发旅游专列线路,覆盖红色旅游、生态康养、非遗、乡村休闲等主题。
银发旅游列车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1+N”的消费乘数效应。围绕旅游列车,从列车的运营管理、乘务服务,到沿途的餐饮、住宿、景区游览、购物等,涉及15个关联产业。同时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及相关产业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从列车相关岗位到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银发旅游列车带来的游客流,能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撑。
一条铁路如何撬动“银发经济”生态圈?银发旅游列车的开通,不仅是交通服务的升级,更将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文旅产业,景区加速适老化改造(如增设休息区、语音导览),开发“银发专属体验项目”,如书法写生、养生讲座、轻徒步路线等。康养产业,车与沿线康养基地联动,提供“旅居式养老”服务。例如,东北“森林疗养专列”可衔接长白山温泉疗愈项目。中小城市和乡村借势“过路经济”,开发特色农产品市集、民俗表演等,助力乡村振兴。据测算,一列满载500人的银发专列,可为沿线县城带来日均超10万元的消费收入。
在陕西,银发专列带动的不仅是铁路营收增长12%,更催生了沿线的“候鸟式养老社区”;在江浙,“铁路+康养”模式让天目山民宿入住率提升35%;在云贵,民族风情专列推动非遗手工艺品销量翻番。每趟专列都在牵引着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超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传统旅游线路因适老化改造焕发新生,沉寂的乡村旅游因银发专列重获活力,区域性康养产业带沿铁轨延伸生长。西安开往汉中的“汉文化专列”,不仅让3小时车程变成移动文化课堂,更带动汉中文旅综合收入季度环比增长28%。这种“交通+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正在书写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银发专列提供的摄影教学、健康讲座、智能设备体验等服务,恰恰回应了老年人对精神成长、社会参与、科技适应的新需求。
(综合自《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