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敏 包珩)近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2024年草原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评审,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标志着2025年瓜州县草原生态修复实现“开门红”。
草地资源是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重要载体,更是发展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基础。为有效治理天然草场植被稀疏、草场植被退化等生态问题,瓜州县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项目,使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植被覆盖度和牧草产量明显提高,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有所增加,草原生态环境日趋好转,草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有力维护和巩固了草原生态安全屏障。
“去年,争取中央、省、市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资金1189万元,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项目4个,在锁阳城镇、布隆吉乡、柳园镇等地修复治理退化草原3.58万亩,有害生物防治25万亩,建成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和退化草原修复治理生态监测站2个。同时,因地制宜用心植绿、精心护绿,不断提升瓜州绿色发展优势,使绿化成果惠及于民。”瓜州县草原工作站站长何冬梅介绍说。
今年,瓜州县草原工作站依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确定项目实施区域,针对项目区草原退化程度、地形条件以及人为破坏程度和方式,决定采取架设围栏的方式进行保护,以达到有效改善项目区草原生态环境、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遏制草原退化趋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