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用餐”引领文明新风尚

 

    据2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近年来,四川、江西、浙江等地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公务人员出公差就餐,不需要开具公函,只需到机关食堂扫码付费,从源头破除基层公务接待的不正之风,刹住“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把基层干部从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

    编辑点评:“扫码用餐”制度的推行,通过技术手段将公务接待透明化、规范化,有效杜绝了“人情接待”“超标接待”等现象。公务人员只需在机关食堂扫码付费,既简化了流程,又避免了公函开具的繁琐,从源头上切断了腐败滋生的土壤。

    这一制度有助于减轻基层干部的接待负担。过去,基层干部常常疲于应付各种接待任务,甚至将大量精力耗费在“陪吃陪喝”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而“扫码用餐”让公务接待回归简单、务实,使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它还推动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通过扫码付费,公务人员更加注重用餐的合理性和节俭性,避免了浪费。

    更重要的是,“扫码用餐”制度彰显了科技赋能廉政建设的强大力量。借助信息化手段,公务接待的每一笔消费都清晰可查,既方便了监督管理,也为后续的审计和问责提供了依据。这种“阳光化”的操作模式,不仅增强了制度的刚性约束,也提升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当然,任何制度的推行都需要不断完善和落实。在推广“扫码用餐”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不流于形式。同时,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提升公务人员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扫码用餐”用技术手段筑牢了廉政防线,用制度创新引领了文明新风尚。期待这一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构建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和节约型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当前:A1版(2025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