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北京市石景山区直面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纾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为生活“添温”。如今,在石景山区,一张张民生实事“施工图”变成“幸福实景图”,一幅幅动人的民生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便民改造工程再次升级
近日,石景山区社区便民改造工程再次迎来新进展,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改造项目让居民的生活环境焕发出新的活力。平整洁净的柏油道路、舒适的凉亭座椅、规划整齐的停车区域、焕然一新的坡道面和扶手、重新规划的儿童游乐区域和健身场所,这些改造措施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美观度,更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便捷与安全。
在老古城东社区,柏油道路经过重新铺设,变得平坦而整洁,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同时,社区内增设了多处凉亭座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憩和交流的舒适空间。停车区域的规划也更为合理,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使居民的停车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此次便民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体现了石景山区政府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和关心,也彰显了社区管理者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措施,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社区“微改造” 改善居住体验
走进石景山区老古城西社区,一系列便民工程的“微改造”让这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曾经破旧的小广场、坑洼的道路、电动车无处充电等老问题,如今都已解决,柏油路面的铺设、车棚的安装、休闲场地的“大变身”,这一系列变化都让居民们脸上绽放了笑容。
回想起曾经的社区状况,家住老古城西社区的郝先生依旧历历在目:“地下污水管线老化,导致汛期排水不畅,积水问题严重。小区道路也经常因为管道维修,被刨得坑坑洼洼。”
针对这些问题,古城街道将社区的管线更新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此次便民工程改造中,社区的3个院落重塑“骨骼”,从源头解决了排水不畅、管线堵塞等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除了内部管线这种“看不见”的工程外,本次改造中变化最大的便是沥青道路的铺设。社区内部分道路长期受车辆碾压、冰冻、雨水冲刷,已出现多处凹陷、沉降、路面破损等情况,不仅影响社区环境,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次改造通过拆除新铺、铣刨压油、更换透水砖、增加道牙石等方式,全面解决了小区内部道路破损、龟裂、坑洼、积水等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使居民的出行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
老旧电梯换新颜
近日,石景山区鲁谷街道京汉旭城社区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首批12部通过超长期国债资金更新的电梯已顺利完成安装,并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京汉旭城社区是石景山区首个成功获批并落地的超长期国债电梯更新项目。该社区建于2004年,有1937户居民,几乎每栋单元楼都配备了一部电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梯老化问题日益严重,故障频发,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街道与社区迅速响应,通过“吹哨”机制邀请了石景山区住建委共同参与商讨。经过精心策划和积极申报,京汉旭城社区成功获得了超长期国债资金的支持,用于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该项目采用“超长期国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模式,为电梯更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前期准备阶段,街道、社区与物业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广泛宣传、意见收集等环节,充分激发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得益于居民的热烈响应和支持,首批12部电梯的更换工作进展顺利,仅用时1个月便完成了前期工作并启动实施。
为把电梯更换过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公司精心制定了电梯分批停运方案,并通过微信群发布通知、在楼门和单元门张贴告示等方式,提前告知居民相关信息,确保更换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速电梯更新进度,以确保居民能够尽快享受到新电梯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