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云端”的“刑侦尖兵”
──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刑侦署技术大队民警刘博城
◎ 本报记者 李林晅

 

    他,是一名刑侦民警,始终冲锋在打击犯罪最前沿,用专注细致守卫公平正义,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惧危险与犯罪分子较量,全力挽回受害群众损失……他叫刘博城,成都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以下简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侦署技术大队民警。

    自2010年8月投身公安工作以来,刘博城始终奋战在刑侦工作一线,利用专业技术破获1500余起案件,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由于工作成绩出色,刘博城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9次,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入选四川省公安机关打击涉网犯罪专家人才库,被成都市公安局评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月度标兵”,获评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执法办案先进个人”“十佳工作标兵”“优秀专业警务人才”。

    初入警营 凭蛛丝马迹破案

    2010年8月,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的刘博城来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肖家河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工作以后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空白地带。”刘博城说,初入警营,他时常“碰壁”。但面对工作挑战,刘博城不气馁、不退缩,虚心向前辈请教,很快掌握了工作要领。

    2011年初,入职仅4个月的刘博城为一起特大持枪制贩毒案的破获作出突出贡献。刘博城回忆,当时他值班,在与一名社会闲散人员的闲聊中,察觉到辖区内可能存在一个具有涉毒风险特征的窝点。“随后,我和同事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缜密侦查,印证了这条线索,并成功锁定涉毒窝点的准确位置。”刘博城说,当时共抓获3名毒贩,缴获数把手枪、上百发子弹,以及满满3箱、60多公斤毒品。“当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知道自己办了一件大案子。”后来,上级公安机关还根据这个案子内含的线索,追踪到一系列大案。

    该特大持枪制贩毒案的侦办不仅对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让刘博城在公安系统内崭露头角。当然,也正是这一次破案经历,让刘博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警之路。“这次经历也激励着我以后去破更多、更复杂的案子。”从那以后,刘博城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一有空就研读办案业务书籍,下班后还主动在辖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工作,不断“偶遇”和发现各类案件线索,淬炼刑事侦查的“火眼金睛”,以期获得更多实战磨炼的机会。

    忠诚履职 创新推出“智慧新刑技”

    在派出所的8年时间里,刘博城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刑侦经验,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警务实战技战法。2018年,刘博城调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侦署技术大队,重点从事刑事技术工作。

    彼时,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现有的传统刑事技术手段有限,导致许多涉网案件陷入僵局。”为此,刘博城投身新的“战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与刑事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基层技术部门的“以侦促技、以技导侦”的“智慧新刑技”,为侦破案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2022年,四川省公安厅正式授牌成立以刘博城名字命名的“刘博城工作室(电子物证检验)”。

    在刘博城的带领下,“刘博城工作室(电子物证检验)”相继探索出100余个适合基层实战实用的“智慧新刑技”战法,并利用其破获系列盗窃、抢劫、命案积案等重要案件。采访中,刘博城表示,让他最有成就感的是独创了20余套融合了传统和新型技术的综合性开源技战法。“这些方法具有普适性,成功解决了基层实战面临的大部分难题,在破获多起重大疑难案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刑事案件的日益复杂化和高科技化,新型犯罪类型和作案手段层出不穷,为了有效打击犯罪,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刘博城坚持不懈地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他还“跨界”学习网络攻防、软件无线电技术、素描、建筑学等,并将其融入侦查实战中,自主研发了多项破案装备和工具,打造了“警务极客兵器库”。

    “警务极客兵器库”建成后,不仅助力多个派出所快速找到失踪人员60余名,而且协助侦破9起命案积案和34起重大疑难案件,还辅助拔除成都本地各类涉网犯罪团伙窝点24个,挽回群众损失数千万元。

    坚守初心 用忠诚绘就最美“警色”

    从警14年来,刘博城始终践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每着手一个案件,他都要制作思维导图,罗列案件人物关系,整理线索、证据情况,总结经验,找准薄弱点及时“补课”。

    这些年,刘博城还成为了讲师,将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技巧传授给一线民警和入职新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四川省公安厅、山东省公安厅、湖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公安厅、成都市公安局、南充市公安局、太原市公安局、自贡市公安局、兰州市公安局等单位的培训课堂上,都有过他授课的身影。其中,让刘博城印象最深的是讲授“如何打通涉网空间战场的隧道”课程。“在这门课中,我从一名基层刑事技术员的视角,给一线民警分享了传统刑侦部门如何突破新型涉网犯罪‘开头难’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刘博城回忆道,每在一个地方授课结束后,都会有当地听课的民警上前同他交流学习心得。

    采访时,当被问及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遗憾时,刘博城说:“因为工作性质,我会经常加班、频繁出差,可以说下班后的时间才是最忙的。这让我缺席了很多属于家庭的重要时刻。但是,家人都很支持我,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如今,刘博城初心犹在。正是因为这颗“初心”,他才能在破案时迎难而上。“未来,我会带着对职业的热爱,不断充实自我,一往无前、担当奉献,不辱使命、不负韶华。”

 

当前:B1版(2025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