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思政强音 曲曲深入人心
——山西阳泉市以思政工作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 芦蕊 毕秀娟

 

    2024年以来,山西省阳泉市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在“阳泉特色”“阳泉实践”上创新,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中探索,让思政工作成为文化强市建设有力支撑。

    铸魂育人,凝聚奋进力量

    阳泉市组建青年宣讲团、巾帼劳模工匠宣讲团、新时代志愿宣讲师等队伍,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理论宣讲赶大集”等活动,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两新”组织、进网站。全市共开展宣讲活动4000场,受众91.2万余人次。

    阳泉市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普法宣传、红色宣传月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我的奋斗故事”主题宣讲比赛、“青春逐梦 向阳而生”示范宣讲等系列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

    价值引领,筑牢精神纽带

    阳泉市举办2024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发布仪式,启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表彰典型6类136个,开展志愿活动500余场次。围绕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内涵,引导广大群众体验节日习俗,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深化殡葬改革 推动移风易俗”等主题宣教活动,有效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阳泉市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班,积极挖掘推荐“新时代好少年”,1人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4人获评省级“新时代好少年”,33人获评市级“新时代好少年”。以“心行”教育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12个项目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德育内容、活动形式、实施途径、项目选择,构建了“四段十二阶”育人目标体系,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该市推进百团大战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完成45件文物三维数据、183件文物二维数据和1套“狮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场景重现,有效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展示手段、提升了展示教育水平,全年接待参观团队1370余批近5万人次。

    凝心聚力,维护和谐稳定

    阳泉市紧紧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从就业、医疗、养老、环境等问题入手,引入“双报到”活动,市直机关449个基层党支部、62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开展志愿服务万余次。市总工会持续开展“工会促就业”“阳工良缘”等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职工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创建“12351+舆情监控+信访”合作机制,推动司机之家、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等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户外职工队伍提供暖心港湾。

    阳泉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近600场,共惠及群众近100万人次。统筹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三批设备已全部配送完毕,覆盖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2024年阳泉市群众文化赛事活动,承办省级赛事旗袍秀大赛。

    阳泉市创新开展“爱家乡·爱阳泉”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开设“经济向新 活力‘泉’涌”“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我的创业故事”等7个专题专栏,采取微视角、提炼微素材、深化微解读,突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示新形象,创作短视频290余个,点击量突破4525.3万次,广泛凝聚强大网络正能量。

 

当前:B4版(2025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