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有一支名为“星空应急救援中心”的队伍,他们像星光一样,在黑夜中为人们照亮前行的道路。队伍的创始人詹惠阳,从兼职志愿者到全职救援队长,以责任、奉献与爱,彰显了退伍军人的英雄本色,为无数需要救援的人带去温暖与希望。今年1月,詹惠阳荣登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 结缘公益 /
以星光之名守护生命
詹惠阳与公益救援的缘分,始于他在部队时的经历。汶川抗震救灾、河南雪灾抢险……这些生死考验中的逆行,不仅让他荣立三等功,更在他心中种下了公益的种子。退伍后,他当过合同制消防员,创业开过公司,尽管经历了多种职业,但做公益的想法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如果在家乡组建一支专业救援队伍,就能更好地为家乡父老服务。”2020年,看到众多“逆行者”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他深受触动,毅然加入了泉州蓝天救援队,并萌生了在泉港区组建民间救援队的想法。他回忆道:“刚开始,我想组建一支无人机专业的救援队,所以取名‘星空救援’。但由于任务的多样性,队伍逐渐变成了综合性社会救援力量。”2022年3月,星空应急救援中心经泉港区红十字会批准成立,成为泉港区首支社会性志愿应急救援力量。
作为救援中心的负责人,詹惠阳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确保24小时能随时响应任务需求,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经营的公司。如今,星空应急救援中心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49名队员的专业救援队伍,主要围绕水域搜救、城市搜寻、山地搜救等开展救援工作。詹惠阳表示:“我们来自群众,就要把群众的求助需求刻在骨子里,做到有求必应。”
/ 生死时速 /
用专业和爱心书写救援奇迹
“星空救援吗?我儿媳妇说了些让人担心的话,之后就出门了,现在还没找到,请你们帮帮我们……”2024年12月4日凌晨,一通求助电话打破了夜的寂静。詹惠阳接到求助后,立刻带领队员出发,分组搜寻,最终在海边找到了那个意图轻生的女子,并成功将她救回安全地带。
自2024年底以来,星空救援中心已处理了多起溺水、走失、轻生等多种紧急求助,完成了多场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每次任务,詹惠阳总是冲在最前面,他说:“和死神赛跑,救回一条条生命,这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回忆起第一次救援,詹惠阳至今记忆犹新。2022年4月,泉港区南埔镇邱厝村一位母亲求助称儿子留下轻生信息后失联。经过3小时的紧张搜寻,队员们遗憾地找到了失联者的遗体。面对遗憾的结果和家属的痛哭,詹惠阳和队员们深受触动。那次经历让他明白,合格的救援志愿者必须学会克服搜救中的情绪干扰。经过心理辅导和自我磨砺,队员们的救援决心变得更加坚定。
“每一次求助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哪怕再艰难我们都得坚持下去。”在一次跨区域的溺水救援中,面对破损船只和即将耗尽的燃油,詹惠阳毅然决定继续搜寻,最终成功找到了失踪者。
像这样的故事,在星空救援队里数不胜数。为了寻找失联老人,詹惠阳带领队员在酷热的山林里连续奋战8天,最终将老人解救;河北涿州发生水灾,他连夜带领队员赶往灾区救援,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他和队员向群众许下承诺:“找不到人,我们决不撤退!”
从事救援工作以来,詹惠阳已累计接受200多件救援求助,志愿服务总时长达数千小时。他和队友们用专业和爱心书写着救援传奇。詹惠阳感慨地说:“每一次成功救援,都是对队员专业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生命敬畏和职责坚守的体现。”
/ 爱无止境 /
以公益之心传递温暖
詹惠阳的爱心与善行不仅体现在紧急救援的关键时刻,更贯穿于他对社会的持续关怀之中。在涂岭镇寨后村的救援行动中,他注意到村里的贫困儿童面临开学无学习用品的困境。救援结束后,他自费购置了学习用品送到孩子们手中。之后,他还携手村委会和公益团队举办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教授孩子们交通安全、防火防灾等知识。
一次偶然的机会,詹惠阳结识了一位以拾荒为生的高龄老人。在得知老人的生活困境后,他试图提供物质援助,却被老人婉拒。于是,詹惠阳开始收集废品定期送给老人,既帮助了老人又维护了他的尊严。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公益是需要传播和带动的。”詹惠阳带领星空救援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他们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实施“505追光计划”提供精准救助;采用“专业团队+亲情式陪护”的方式为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组织公益活动促进困难群体间的交流与互助,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詹惠阳还积极联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加入公益救援队伍。他说:“公益之路永无止境,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对于未来,他有着明确的规划:希望将星空救援队打造成为专业化队伍,吸引更多人发挥特长投身公益救援,同时他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这支队伍更多关注和支持。
未来,星空应急救援中心将继续以星光之名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用专业和爱心书写属于他们的公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