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高额彩礼 减婚嫁负担

 

    编者按

    近年来,结婚彩礼这一话题尤其是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备受关注。不少地方出台地方性条例,推出“限高令”“鼓励举报高额彩礼”等办法,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更大范围内,高额彩礼仍是一个民生难题。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针对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现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这句话强调了对高额彩礼现象予以“综合治理”。

    那么,农村高额彩礼怎么破?本期聚焦予以关注。

    倡导篇

    引导群众给高额彩礼 “减肥瘦身”

    最近,全国多地掀起抵制高额彩礼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

    2月25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司法局联合司前社区开展“抵制天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群众解答涉及彩礼的相关问题,列出彩礼返还的三种情形以及法律规定,向群众解读“天价彩礼”的社会背景、危害,呼吁群众自觉抵制“天价彩礼”。

    近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万福村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树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组织村民大会,向村民们宣讲高额彩礼的弊端,如因婚致贫、破坏家庭和谐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志愿者还深入村民中间宣讲,从家庭经济压力到婚后生活的潜在矛盾,一个个真实案例,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高额彩礼的危害。

    有专家指出,各地都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一个倡导性标准,并大力宣传,让群众抵制高额彩礼时有据可依。

    彩礼不高于8万元,婚宴最好控制在15桌以内,“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在评选“好儿媳”“文明家庭”等荣誉时优先考虑……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周寨村召开“抵制高额彩礼”议事会,提出一系列举措,倡导婚嫁新风。

    “高额彩礼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太大了”“彩礼攀比伤感情,大操大办累人心”……在议事会上,周寨村村民围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俗新风”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要摒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营造文明、节俭、和谐的婚嫁新风尚。

    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自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银川市6个县(市、区)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明确各县(市、区)关于彩礼的倡导性标准。按照明确上限、因地制宜的原则,自下而上按程序确定各村彩礼、婚宴标准等方面的倡导性标准,第一时间对外公示,起到了引导作用。

    “以前总觉得彩礼要少了没面子,会被别人笑话。现在我明白了,高额彩礼确实会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也真正感悟到只要孩子们婚姻幸福,比什么都强。”最近,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罗坊村,在县妇联组织开展的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中,一名家长由衷地说。

    约束篇

    以约束性规范划红线筑底线

    有专家指出,遏制高额彩礼,要注重建章立制,制定约束性规范,比如,把抵制高额彩礼的要求以及彩礼倡导性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出台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额彩礼,践行“零彩礼”“低彩礼”的相关纪律要求。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将文明婚嫁纳入村规民约,旗帜鲜明地反对高额彩礼,积极倡导推动“零彩礼”“低彩礼”。苟顺国是务川蕉坝镇乐居社区居民,家有两儿一女,去年将女儿嫁了出去。苟顺国说:“男方家主动要给6万元的彩礼钱,我们没有要。”在他看来,孩子们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女儿出嫁时,苟顺国还特地添置了嫁妆。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周寨村村干部卢文正介绍,该村在提倡“零彩礼”“低彩礼”之时,还把抵制高额彩礼以及彩礼倡导性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对遵守规定的家庭在评选“好儿媳”“文明家庭”等荣誉时优先考虑,通过道德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前总觉得这些习俗都是老传统,不能改,现在才明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不能因为生活好了就抬高彩礼、铺张浪费,抵制高额彩礼不仅能减轻双方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能减少不少家庭矛盾。”周寨村村民卢存金说。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万福村制定了详细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彩礼的合理范围,对遵守规定的家庭在选树“文明家庭”时给予优先考虑,对违反规定者则进行劝导教育。在万福村,拒绝高额彩礼已经成为共识。

    近年来,不少地方提出了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额彩礼,践行“零彩礼”“低彩礼”的相关纪律要求。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破除高额彩礼,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人作用。为此,四川省资阳市印发了《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该规定要求从党员干部做起,实施报备制度,主动签订《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强化组织和群众监督;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严格落实《遂宁市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文件要求,倡导党员干部积极引导家庭成员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反对陈规陋习,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像这样的纪律要求,不在少数。

    关爱篇

    以公益服务关爱适婚青年

    破解高额彩礼,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青年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一位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不少农村青年的婚姻介绍依然依赖媒人撮合,彩礼越高,媒人能拿到的“谢媒礼”就越多,有的媒人因此刻意哄抬彩礼价格。一些地方在相关文件中为此提到,婚姻中介、红娘组织和个人等要规范行业行为,严禁哄抬、炒作彩礼标准。

    近年来,放眼燕赵大地,婚俗新风惹人眼:不要媒人礼的公益红娘越来越多,不少地方取消了订婚宴,一些结婚典礼“离城返乡”……如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新时代红娘服务队的服务对象,已覆盖全县291个农村和社区,还延伸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新时代红娘的作用不仅是牵线搭桥免费说媒,更重要的是抵制不良婚俗。”服务队负责人孙彦群介绍,公益红娘会在说媒过程中引导“零彩礼”“低彩礼”,或将彩礼转化为“创业基金”用于新婚家庭干事创业。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积极倡导设立“家庭建设基金”,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日前,临城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公益相亲会暨婚恋文化产业博览会,来自临城县及周边县市区的200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活动,100多对青年互换联系方式。相亲会现场,众多青年男女及父母在倡导设立“家庭建设基金”的宣传幕布上签名,承诺将新婚彩礼作为“家庭建设基金”提供给新婚夫妻,用于新家庭的后续置业、创业等支出,提升新婚家庭生活质量。

    2020年,爱心人士齐素君牵头成立了临城县公益红娘协会,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免费为青年牵线搭桥,倡树文明新风。

    日前,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举办的一场文明简约的新中式公益集体婚礼上,作为集体婚礼“主角”之一的新娘颜梦影及其他14对新人,意外收到由福建省妇联联合保险公司赠送的“福囍满堂”特定疾病及意外伤残身故保险。该专属保险为福建省辖区内登记结婚的“零彩礼”“低彩礼”新人及女方父母量身定制。2025年将赠送给1000对在福建省辖区内登记结婚的“零彩礼”“低彩礼”新人及女方父母,通过赠险方式,大力培育婚恋新风。

    不少网友表示,给“零彩礼”“低彩礼”新人及女方父母赠送保险,这种关心关爱措施值得借鉴。

    治理篇

    遏制以彩礼为名索财骗财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此前,多地法院公布了多起以彩礼为名大肆索取财物的典型案例。受访专家表示,这也是综合治理高额彩礼的重要一环。

    “红娘推给我的微信和我那天见面的相亲对象不是同一个人,我怀疑他们提供虚假信息,利用婚托诈骗,法官,你一定要帮我追回中介费。”近日,于某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法院对法官说。

    于某于2024年10月在某平台上看到某婚姻信息服务部发布的征婚信息,随后与其联系。红娘在了解于某的年龄、职业及相亲要求后,为其安排了相亲对象,并收取了2000余元的婚介服务费。然而相亲结束后,红娘并未及时提供相亲对象的联系方式及社交媒体信息。在于某多次催促下,红娘最终提供了一个微信联系方式,但于某在视频聊天中发现,此人并非当天见面的相亲对象。

    于某多次与该信息服务部沟通,未得到合理解释。因问题久拖不决,于某以欺诈为由,将该信息服务部诉至莒县人民法院,要求退还服务费2000余元,并赔偿交通费及精神损失费共计2000元。在法官的调解下,该信息服务部同意退还于某支付的服务费,但扣除了因提供服务产生的必要费用。

    为治理以彩礼为名大肆索取财物的现象,以及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近年来,相关部门进行了不少努力。

    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生动解答了人民群众争议较多的“闪离”情况下要不要还彩礼、父母是否承担返还彩礼责任等问题,引导社会公众树立“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的新风尚。

    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该司法解释就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比例的认定原则等作出规定,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总结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各地遇到的具体情况,结合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发布了第二批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本批典型案例着力明晰以下内容:第一,加大力度打击婚骗行为,坚决否定借婚姻索取财物;第二,严格贯彻诚实信用原则,规制婚介机构借虚假宣传收取高额服务费用;第三,立足复杂多样的婚姻家庭生活实际,准确适用彩礼返还规则。

    有识之士指出,治理以彩礼为名大肆索取财物的现象,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有助于从法律层面保障农村适婚青年的合法权益,进而净化农村婚恋环境。

    (综合自央视网、《人民法院报》《中国妇女报》《日照日报》等)

 

当前:A4版(2025年03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