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走进古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龙湖碧波荡漾,湖畔的道旗上“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的辉煌历史诉说着流坑的深厚文化底蕴。近年来,流坑村以文旅融合为抓手,通过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文旅融合,古村换新颜
流坑村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了大型沉浸式实景体验演出《流芳》,通过戏剧、舞蹈、杂技等形式,生动展现了科举、农耕、商贸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漫步在古村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景区写生,年均接待写生学子超2万人次,用画笔记录下古村的千年风貌。每年举办的“流坑古村跑”系列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跑步爱好者参与。
流坑村还将传统古村落保护写入村规民约,通过“古村课堂”“周末课堂”“非遗大讲堂”等,让村民和游客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村中整合农家书屋、儿童之家等资源,建立了7个文明实践功能室,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024年,流坑村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66场,服务群众15000余人次。
文明实践,新风润心田
流坑村的文明实践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上,更深入到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大喇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传播党的方针政策。退休教师董福华在理论宣讲室里,用拉家常的方式向村民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流坑村不仅在文化传承上下了功夫,还在移风易俗方面树立了新风尚。古有“斩白马立村规”,今有新时代村规民约革陋习。村中通过“文明积分制”“道德红黑榜”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觉践行文明新风。村民董国平在母亲80岁生日宴上只办了8桌,不收份子钱,成为村中移风易俗的典范。流坑村还举办了“古韵流坑 良缘锦绣”集体婚礼,16对新人在傩舞广场遵循古礼,举行了简朴而喜庆的婚礼,倡导“不要彩礼要幸福”的新婚理念。
以点带面,乡风传万家
流坑村的文明实践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还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村中每年举办董氏联谊会,表彰考取大学的优秀学子。村民董接春一家8个孩子考取本科的佳话,成为村中口口相传的励志故事。
“评为2024年流坑村五星级文明户的有董仉才、董长云、董志平……”在授牌仪式上发布了文明户名单。获得“五星级文明户”荣誉的董志平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珍惜这份荣誉。”星级文明户树立家风标杆,“古村管家”志愿队守护文化根脉,新乡贤理事会牵引产业振兴,龙湖护绿队让古村水质清澈见底。
穿越千年时光,流坑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文旅融合、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流坑村不仅成为了文化名村,更成为了文明新风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