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市:文旅融合 全域焕新
◎ 陈淑芬

 

    游在安徽池州是怎样一种体验?一百个游客有一百个答案:“池州景点丰富、体验项目众多,令人流连忘返。”“在池州,我找到了诗和远方。”“池州是个很惬意的城市,我喜欢在山里的小乡村住上一晚,幸福感满满。”……

    去年以来,池州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促进投资、壮大产业、树立品牌、优化服务等方面发力,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产业活力满满。2024年,池州在全国多个旅游城市热度榜单中名列前茅,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11.8%。

    千年池州城,巍巍九华山。九华山风景区作为池州文旅产业的“龙头”,2024年依旧“风光无限”:一方面,聚焦“山上观光祈福”,不断将研学游、地质公园亲子游、探秘游、祈福游等旅游产品迭代升级;另一方面,聚焦“山下休闲度假”,举办夜游非遗展演、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国风花朝节、老田花花音乐节等各类活动30余场,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从单纯的观光向可参与、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转变。“白天在花台,我体验了拓印传统技艺,到了晚上,我又特意去了九华吉市‘赶大集’,还看到了梅花桩舞狮、打铁花、火壶等非遗展演,这些沉浸式体验让我的旅程变得有趣不少。”今年春节,上海游客田佳佳再次踏上九华山的土地,一天的游玩结束后,她分享了自己这趟旅程的切身感受。

    以九华山风景区为核心,环九华山片区内,一批透着“新味”的文旅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到处是产业快速发展的火热景象。青阳县陵阳镇在沙埂村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民宿、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业观光,谋划建设飞机公园时空穿越体验、中国陵阳·东山湾村落艺术社区、屈原文化园等多个重点项目;朱备镇加快大鱼海棠古风民宿、九华山临城书院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东九华旅游综合体、德懋堂存量用地盘活、麻园和美乡村地块开发、品牌民宿及乡村旅游新业态集聚区建设;杨田镇挖掘廉政教育基地天官园、农展中心、家风家训馆等资源优势,着力开发非遗体验、军事露营、生态观光等旅游功能,建成了以农产品直播销售为主、特色旅游为辅的产业化基地。

    一年多来,主城区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惊喜连连。“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让杏花村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向往之地。如今,杏花村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历时两年多建设的杏花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项目,在去年国庆期间着实“火”了一把。“带孩子来这里,真的选对了!在游客中心,孩子通过漫游沙盘一边找景点,一边规划‘冒险路线’;杏博馆就像知识课堂,可以观察植物标本、了解种质资源保护情况;渔博馆的互动游戏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对大自然的兴趣更浓厚了。”合肥游客王志刚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池州杏花村路亚基地项目落户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进一步丰富了景区旅游业态,目前正计划推出缤纷赛事、路亚特色营地、亲子研学、企业团建等。

    平天湖低空游览项目开辟空中游览平天湖新视角,一推出就自带“流量密码”;天堂湖畔龙登皇冠假日酒店项目加快建设;“齐山平天湖自然科技探索之旅”研学游市场火爆出圈……去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努力在优化服务供给、构建消费新场景上下功夫,积极打造“环平天湖文旅经济圈”,创新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以前来平天湖只是散散步,现在有灯光秀、梦幻世界、湿地科普馆等,可玩性越来越强了。”市民方芳感叹家乡的变化,对于她来说,老池口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如今贵池老茶厂探索出新的工业遗产空间‘打开方式’和润思祁红‘品味模式’,我很高兴看到这些变化,也期待能多一些奔‘池’嘉年华那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关注池州。”

    石台县大演乡映像家园民宿主理人唐青川经营民宿已有10年,他庆幸自己抓住了发展机遇。牯牛降北麓湾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开工后,他火速对自家民宿进行了个性化提档升级改造,没想到获得了意外之喜。“改造后,我们的收入实现了翻番!”唐青川认为,中高端商务度假酒店虽然给小民宿带来了竞争压力,但也带动了民宿的集群发展。镜头切换到仙寓山景区,这里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期)建设正酣。“二期项目主要依托仙寓山七彩峡玉谷关于仙女的传说,拓展仙女故事线,盘活‘仙’字招牌,建设主题场景。”仙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李美芳介绍道。

    站在新起点,今年池州文旅又将如何发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明确方向:加快四大片区规划落地,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赋能,培育一批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全覆盖,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7%和12%以上。“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最新部署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优化文旅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文旅支柱产业,打造享有盛誉的文旅名城。”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筱媛表示。

 

当前:2版(2025年03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