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市:移风易俗润心田 文明新风拂面来
◎ 李静雯 赵珍珍

 

    白事由之前的消耗上千米白布,缩减到只有近亲属戴孝;红事礼金不超过100元、酒席不超过10桌、烟不超过15元、酒不超过40元……在定州市东亭镇固城社区,提起移风易俗,村民们纷纷点赞。

    “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后,谁家红白事都按‘规矩’操办。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不仅减轻了大家的经济负担,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村民吴坤英说。

    据悉,曾经的固城社区红白事大操大办,攀比现象比较严重。固城社区“两委”干部积极探索基层移风易俗有效路径,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宣讲等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定州市持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围绕治理高额彩礼、减轻人情负担、推行婚丧改革等重点领域,多措并举、分类施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节俭新风,持续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育焕发新气象。

    “前段时间我儿子结婚,用了村委会免费提供的六连拱门、路引等婚庆用品,直接节省了2000多元,真好!特别感谢村委会为我们做好事!”刚给儿子办完婚礼的西城乡南疃村村民李建平感慨道。

    2024年,南疃村集体出资1万多元,购置了六连拱门、四连拱门、车花、路引、吉象等婚庆用品,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建章立制,让文明常态畅行。定州市将基层治理与道德建设结合,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的作用,全市25个乡镇(街道)544个村(社区)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婚(丧)事操办流程及参照标准,让广大村民依“规”而治,以“约”促行。

    移风易俗,要破除陈规陋习,更要立起新风正气。定州市将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推动新思想新观念深入人心。建设移风易俗主题公园,打造移风易俗文化墙,创作文艺作品,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移风易俗新观念,树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尚。

    定州市还建设了“移风易俗”公园,在造型各异的宣传牌上,“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婚嫁新风反对高价彩礼”“摒弃陋习倡树新风”等标语赫然入目,移风易俗“三字经”,喜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等内容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示范带动群众见贤思齐。如今,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乡美丽画卷越绘越美,定州正逐渐成为一座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涵养”的文明之城。

当前:4版(2025年03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