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小社区”撬动“大民生”,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四川省成都市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我要番茄炒蛋、清炒土豆丝……”3月5日11点半,家住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街道R29社区生活空间附近的王大爷准时出门,步行10分钟来到社区智惠食堂就餐。“菜品丰富、干净,吃起来很放心。”王大爷端着餐盘,高兴地表示,他对食堂的饭菜很满意。“在这里,还可以借书,托管孙子,很方便!”
在R29社区生活空间,居民的“衣食住娱”等多方面需求在一个微观空间里被一站式解决。居民只需10元就能在“共享健身房”享受两小时运动时间;年轻人扫码预约便可以在明亮宽敞的“共享办公室”办公;带小孩的老年人可以放心地把小朋友安排到游乐室,自己享受按摩等服务……不仅如此,成龙路街道还通过政企联合,不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主题市集等活动,为居民带来丰富多元的高品质体验。
据了解,成龙路街道以政府资源、国企资源为主导,带动多元资源融入,突出“共享+”理念,再整合和丰富服务业态,构建多层次服务场景,为周边1公里超12万名居民构建起了“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
走进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盛泰社区,全龄友好的服务场景跃然眼前。“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里,31户家庭接受了嵌入式养老服务;“咿薇托育”中心内,专业育婴师通过AI系统分析幼儿成长曲线,多元托育模式解放双职工家长双手……
记者了解到,盛泰社区构建了“一核五治”协商体系,以三大“泰”系列服务体系织就15分钟全龄生活圈。其中,“泰”便捷的全龄友好,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华西专家+家庭医生”双轨服务,惠及12000余个家庭;“泰贴心”的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泰和书苑、“家门口的学堂”特色品牌活动实现了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泰省事”的服务平台里“幸福小站”集结社区能工巧匠,“晶立方工作站”打造创业孵化空间,以“四邻四议”机制解决群众诉求,“蓉易就业”社区就业服务点夯实“网格+就业”工作服务力量,多元场景让居民切实感受到“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的美好。
“15分钟”不仅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把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蕴含着成都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治理密码。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试点方案》,主动回应群众需求,通过补短板、提品质、塑特色,推进100个“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试点建设,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同时,成都市以“精准把握居民需求、精准谋划点位布局、精准施策建设项目”为引领,在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实践中,注重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精度的提升,用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当下,我们注重将15分钟刻度延伸为更具内涵的‘城市幸福单元’,让百姓生活更有质感,城市发展更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