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我来看您啦!”“你来了啊,怎么瘦了些?”3月13日下午,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新屋村的一间破旧小平房前,一位身着蓝色冲锋衣、右肩挎着医药箱的中年男子敲开了84岁麻阿婆家的门。阿婆为男子递上一杯热水。他并未先喝水,而是从包里掏出一盒降压药和一盒膏药,随即打开药箱,拿出血压计和血糖仪,为老人细心测量。这是他送药时的“常规步骤”。
这名男子叫郑志会,今年53岁,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一家药店的负责人兼药剂师。在熟悉的村民眼中,郑志会这个名字虽寓意“智慧”,但他的行为却显得有些“傻”。明明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药店里,享受稳定的营收,可他偏偏要一趟趟地跑上山,无偿为三门县、宁海县、临海市交界处的山区村民送药。遇到经济困难的老人,他连药费都不收。这些年,为了送药倒贴了多少油费,免费送出去多少药,他自己从未计算过。今年1月,郑志会获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
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由于切除了脾脏,身体状况不佳,郑志会原本是待在自家药店,等待周边村民上门买药。改变发生在2018年7月的一天,他接到了山里一位老人的求助电话。从小在山里长大,对山里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了解的郑志会,在那次进山送药后,感触更深了。
为解决高山村民“买药难”的问题,从那天起,郑志会承诺,只要有人需要,他必定无偿将药送达。他还自费制作了100张药品免费配送的宣传页,张贴到三门县珠岙、亭旁两镇山村人口集聚的地方。有村民上门买药时,他也会塞一张印着自己电话的名片给对方,并标注“24小时服务”。从此,他的电话成为周边村民的购药热线。
渐渐地,打他电话要求送药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也信守承诺,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距离远近,无论金额多少,只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无偿送药到村民家中。为了方便独居老人和低保户,他还购买了300多个药箱,配好常备药物,赠送给他们,并定期上门“补货”。对于过期药品,他发起“以旧换新”活动,免费为老人更换。这些花销,郑志会从未计算过,他只记录着药送到了哪个村、哪一户、治了什么病。
为了节约时间和省下往返油费,每次送药他在早晨出门前都会用保温桶带上一大碗稀饭或是准备几个面包,中午就在路上吃。近7年来,他跑了近15万公里,累计无偿送药上门7000余次。最多的一天送了60多次,最远的一次跑了30多公里。时间久了,郑志会和山里村民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生死送药路
2019年秋天,珠岙镇石坑村的一位老人焦急地打来电话,说自己治疗糖尿病的药吃完了,但下山买药非常不方便。郑志会二话不说,立刻驱车进山给老人送药。上山时只是飘着小雨,谁知下山时下起了大雨,半路上车子一直打滑,甚至遭遇了山体滑坡。石块从山坡滚落下来,他的车子差点滑入山沟。
这样的危险经历,郑志会遇到过很多次。2021年9月,台风“灿都”来势汹汹,他依然冒雨送药上山。下山时,他又一次遭遇山体滑坡,成堆的石块翻滚而下,砸在他的车子左后轮上,车子被撞出老远。那一刻,他离坠落悬崖只差几十厘米。
2023年1月,天寒地冻,郑志会上山送药时不慎滑倒,导致腰椎骨断裂。主治医生叮嘱他3个月不能动,可住院的第6天,他就瞒着医生偷偷“逃”出医院,拄着拐杖继续送药。
2024年3月的一个中午,郑志会下山后不久就出现吐血症状,一度陷入昏迷。妻子迅速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胃部大出血。医生说,再晚到几分钟,恐怕命都保不住了。然而,住院19天,出院卧床休息不到10天,他又开始奔波在大山里,继续为村民送药。
永远亮灯的“移动药房”
尽管送药路上经历了种种困难,至今回想起来仍感后怕,但郑志会始终穿梭在乡间小道上,坚持服务山里的群众。除了送药,他的后备箱里还常备着盐、酱油等生活用品。他常常顺路帮老人带包盐、修个电器、换个水龙头、跑腿办张证、送老人去趟卫生院……成为山里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靠。
201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10时许,郑志会接到了一个独居老人的求助电话。郑志会判断后,立即驱车赶到老人家。到达时,老人已经口吐白沫倒在地上。郑志会为老人做了紧急处理,并将老人抱到车上送往医院。老人被诊断为脑出血,被抢救回来。后来,老人的儿女来到药店感谢他,送上红包却被他婉拒。还有一次,送药路上,他将一位因高血压晕倒的老人及时送到医院,捡回了一条命;2024年过年期间,郑志会在走访慰问老人时,又救下了一位晕倒在家的老人……
去年,郑志会身患重病,历经三次手术。短暂休养后,他再度踏上送药之路。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他义无反顾地送药时,他说:“或许是每次送药到老人家中,他们总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待我;离开时,老人们总觉得山里没啥好物件,非要把自家种的青菜塞给我;还有我生病的时候,有老人悄悄把鸡蛋放在药店门口……”尽管这些好意都被他一一婉拒,但点滴温情,始终在他心间流淌。
郑志会的微信背景图,是一张山路蜿蜒的照片。这是他在山里给老人送药时,在山顶拍下的。他说,这些年行走在崎岖的山间,虽然别人都觉得他“傻”,但能为山里群众送去健康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只要身体还允许,他会继续为山里撑起一间永远亮灯的“移动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