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市 把好“四个度” 推动文明交通走深走实
◎ 王建波

 

    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提升行动,聚焦文明交通出行环境、体验、秩序、理念等全要素,把好四个“度”,推动文明交通走深走实。

    聚焦改善出行环境,在设施建设上加“力度”。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不断优化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改造道路基础设施。推进吴都大道和洋澜路等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步行道改造,打造机非分离、快慢有序、各行其道、并行不悖的道路交通体系。维护交通安全设施。完成主城区12条重点路段、15个主要交通路口标线施划,增设交通标牌929块,更换新式中央护栏3200米,维修各类交通设施4773处,交通安全设施规范设置率有效提升。建设科技管理设施。完成24处机动车违停抓拍系统、40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抓拍设备建设,在主城区12个交通路口安装40套广播提示系统,完成15处人行横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

    聚焦优化出行体验,在交通组织上提“速度”。持续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打造快速通行、便捷停车的交通环境,不断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治理交通堵点。改造交通严重拥堵路段10条,精准治理中心城区5处常年顽固交通堵点,改造样板示范路口2个;完成7条主干道,具备大流量、易拥堵特点的重点路段绿波带建设,着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优化信号配时。调整主城区路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信控路口177个,完成188个路口信号机的排查和维护,新上线信号机55个。针对全市最拥堵的凤凰路地税路口,打造全市首个“数字全息路口”,拥堵预警量同比减少60%。挖掘停车资源。累计建成8个智慧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678个、专用停车位1003个,改造智能化停车泊位1593个,主城区8条主次干道路侧机动车停车泊位高频率使用,有效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

    聚焦规范出行秩序,在路面管控上严“尺度”。坚持从严从紧执法姿态,集中力量整治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人的各类交通乱象,不断规范道路出行秩序。治住了机动车违法停车。全面打造“违停严管样板街”,选定67条严管路段,劝离告知机动车违法停车3.1万起。突出背街小巷违停问题治理,采取“劝、引、罚、拖”等措施,抓拍违停车辆7400余台,教育劝离车辆1.1万余辆次。管住了“两轮车”交通乱象。组建执法小组,开展交通路口“百米行动”,严查驾乘“两轮车”不戴头盔、逆向行驶、不走专道等违法5.3万余起。通过抄写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站岗执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交通路口沉浸式、体验式教育3.8万余人次。劝住了行人不文明行为。按照每个路口“1名民警、4名辅警、4名志愿者”的标准,在主城区18个主要交通路口布置执勤力量,早晚高峰时间段常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聚焦提升出行理念,在文明宣传上扩“广度”。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第二警力”作用,扩展宣传阵地、创新宣传形式、找准宣传对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交通意识。突出阵地宣传造声势。培育志愿服务队伍12支,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活动80余场,主题讲座18场,向市民发放文明交通宣传册3600份,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养。开展线上曝光强震慑。依托湖北征信网,录入104类21200余名自然人的交通违法信息,发布交通信用“红黑榜”5期共1256人次。利用“两微一抖”平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驾乘“两轮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曝光56期,曝光交通违法500余起。定向精准教育有效果。强化外卖等重点群体交通安全管理,不定期到美团、饿了么等企业开展“敲门”行动23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整治外卖骑手闯红灯、不戴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乱象。

当前:A3版(2025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