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吴洲星的长篇儿童小说新作《幸福里》,以一只黄猫“米线”的消失、被寻找、与人重逢为主线,推动欧小桃、艾扬、黄豆瓣、浅草、灰树5个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孩子,在“幸福里”动迁片区形成一场命运的交集,通过孩子们救助流浪猫、关怀孤寡老人、保护历史古迹、参与城市建设等内容,讲述了他们懂感恩、知敬畏以及关爱陪伴他人、救助生命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幸福里》通篇洋溢着生命意识,充盈着对生命尊严的敬畏与守护。小说中浓厚的生命意识,既体现于孩子们对“猫奶奶”和“老李头”等孤寡老人的关注帮助,也体现于“猫奶奶”对流浪猫狗的无私救助和悲悯关爱,还体现在社区网格员邹小亮和孩子们对动物生命尊严的敬畏、珍视、呵护、怜爱,给读者带来深深的温暖与感动。
欧小桃“在街上看到‘米线’那惹人心疼的眼神”,便将其带回家,但“米线”因抓伤妹妹而被家人所不容。她在打算还给主人时将“米线”弄丢,便心疼地开始了长时间的寻找,从未想到放弃。在社区网格员邹小亮看来,“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这个城市的居民,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好了,它们却失去了家园”,为此他主动做起流浪猫生存状态调查,每天都随身背着包,包里装着为流浪猫准备的猫粮等。
“猫奶奶”则每天都到“幸福里”废墟的流浪猫聚集地喂猫,风雨无阻。她自己每天的饭食很简单,经常是“一锅白粥”,而她给流浪猫准备猫食的工序则要繁复得多,对菜场捡回来的鱼肠要清理干净,对小鱼都要刮净鱼鳞、对猪肝要切成条状,再拌入米饭一起煮烂,等晾凉了才倒进塑料桶去喂食,她护猫爱猫的爱意与慈悲在浅草看来,“大概是把猫们都当成了小姑娘”。而当我读到“有时候遇到坑坑洼洼的路,‘猫奶奶’也要下车,她怕把猫食颠洒出来”等情节时,禁不住为其内心的柔软与慈悲感怀泪目。
小说不仅表现了5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家庭关系、生活境遇、快乐忧虑,也写出了他们在融入新的城市、新的关系中面临的烦恼与忧愁,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在直面困难、悯物爱人、团结互助中的身心成长,那些爱意善举、温暖感动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滋润和感化着这些新时代的“小大人”成长。比如灰树因心爱的红星球鞋被偷,像丢了魂一样拼命寻找,经过“老李头”对其假腿的展示和思想点拨,灰树认识到自己“丢的是鞋,不是脚”,即使没有好球鞋,一样可以踢好球,也就不再纠结和苦恼。
《幸福里》不仅以儿童视角来观察成人世界、讲述儿童的喜乐忧伤,而且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将孩子们关心救助流浪猫狗、关怀孤寡老人,参与保护历史古迹、改造更新城市、建设养老疗养场所、推进文物赋能出新等内容同步讲述,使这些孩子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通过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成功塑造了新时代少年儿童感恩善思、敬畏生命、爱老助人、敢于负重、团结进取的感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