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仓溪村,75岁的李天恩用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孝老爱亲故事,成为十里八乡村民口口相传的楷模,其本人荣获“首届大荔县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称号,其家庭曾获评大荔县“文明家庭”、渭南市第二届“文明家庭”。
1990年,李天恩一家从渭南市蒲城县搬迁至大荔县韦林镇仓溪村,彼时其家境贫寒,但李天恩没有被困境打倒,他选择乐观面对,包下土地辛勤耕种。那几年,生活极为清苦,妹妹彩玲因天生小儿麻痹症,身体孱弱,营养匮乏,李天恩心疼妹妹,把粮食大多省给她,自己正处在发育期的儿女都只能受“委屈”。为了增加收入,照顾好家庭,李天恩还担任村里的电工,农闲时,哪家用电有问题,他都热心帮忙,只象征性收点钱补贴家用。
三十余年来,无论烈日炙烤,还是风雨侵袭,李天恩的孝老爱亲行动从未改变。每天清晨,他准时帮妹妹如厕、整理衣物,再抱妹妹回到床上。每天的农忙结束时,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顾不上喝水,第一时间奔向妹妹的房间,安顿好一切,才稍作休息。后来日子慢慢好转,李天恩心里想着要让妹妹看看外面的世界,便省吃俭用买了轮椅。天气好时,他推着妹妹晒太阳、唠家常;逢集赶会,也一定要带妹妹去凑凑热闹。长期操劳,让李天恩比同龄人清瘦苍老许多,可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有人见他辛苦,劝道:“条件好了,把妹妹送到养老院吧,你还要照顾老母亲,身体吃不消的。”李天恩却坚定地回应:“不可能!”然而,长期的劳累与精神重压还是让他倒下了。2019年,李天恩患上黑色素瘤和脑梗。患病期间,支撑他的信念只有一个:“老母亲和彩玲需要我,我得快点好起来。”在家人和医生的努力下,他奇迹般康复,生活重回正轨。
平静日子在2025年2月被打破,妹妹因长期卧床,右肺功能衰退,又因患上流感引发肺炎,被紧急送医。在县医院,李天恩日夜守护,但妹妹的病情不见好转。他没有放弃,和家人商议后,将妹妹转至陕西省人民医院。因李天恩年事已高,体力大不如前,大儿子李增华主动接过照顾姑姑的重担。在省医院重症监护室外,李天恩的后辈们不仅轮流照看姑姑,还抢着支付医药费,李天恩的二儿子回新疆前,就悄悄扫码为姑姑缴纳了5万元医疗费用。
在李家,孝老爱亲的美德还在代代相传。李天恩的孙子每当放假回家,给家里的百岁老人换尿不湿、照顾姑婆;已出嫁的孙女回来,也争着端尿盆、讲故事……这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无论遭遇何种艰难,始终相互扶持,爱意融融。
李天恩用三十余年的漫长岁月,诠释了血浓于水的兄妹深情,更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家人。在这个家庭里,孝老爱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代代传承,他们家因此成为仓溪村的精神坐标,激励着更多人坚守爱与责任,传递孝老爱亲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