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刚:将“移动诊室” 开进村民家门
◎ 刘萍 邹明

 

    在四川省威远县的偏远山村,有一位乡村医生,他虽身患残疾,却用15年的坚持,将“移动诊室”开进了村民的家门。他叫雷永刚,一位用轮椅丈量山路、用仁心守护生命的医者。

    每一次出诊,雷永刚都需要用双手将双腿抬上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再借助扶手,一点点挪动身体。这样的动作,雷永刚已经重复了15年,每一次都像是一场与身体的较量……

    “移动诊室”

    在威远县观英滩镇青山村,蜿蜒的山路上,一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正颠簸前行。驾车人名叫雷永刚,是村里的乡村医生。3月6日中午,雷永刚接到85岁老人王继贤的电话,得知其妻子周淑贞突发不适。放下电话,他立即配药、带上检测仪器,艰难地挪上轮椅车,驶向老人家中。

    这样的场景,在青山村已成为常态。15年来,雷永刚用这辆轮椅车,将“移动诊室”开进了村民的家门,用仁心和医术守护着这片偏远山村的健康。

    坐轮椅车,对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但对半身瘫痪的雷永刚而言,却十分费力。每一次出诊,他都需要先用手将两条腿抬上踏板,再抓住车架,慢慢挪动身体,全靠扶手支撑,将自己“搬”上座位。

    到达王继贤家后,雷永刚测量出周淑贞血压升高、心跳加剧、心慌无力,需要立即吃药、输液。经过近3个小时的救治,周淑贞转危为安。王继贤感激不已,想留雷医生吃饭,却被婉拒。

    与死神赛跑

    “动脉破了!雷老师快救救他!”2018年深秋的一个午后,青山村的卫生室里突然被扶进来一个“血人”——村民李启国砍柴时被树枝划开头皮,鲜血顺着脖颈浸透衣襟。

    如此严重的伤情,已远远超出村卫生室的处理范围。但当地地处偏远山区,时间就是生命,雷永刚只能挺身而出。他一边让人拨打120求救,一边根据伤情进行应急处置。医用纱布用了一层又一层,但鲜血仍喷涌不止。雷永刚只得不断更换纱布,并加大力量压迫止血,最后用绷带绑紧,血终于止住。

    做完这一切,雷永刚的白大褂沾满鲜血,累得几乎虚脱,双臂因长时间高举压迫颈脉,手还在不停颤抖。

    时间就是生命!雷永刚不敢停下,立刻让人抬着病人往救护车来的方向赶,以便争取更多抢救时间。最终,李启国成功获救。后来,李启国一家专程登门致谢,送上一面印有“胆大心细医术高,救死扶伤杏林春”字样的锦旗。

    这样的生死时刻,在雷永刚15年的村医生涯中并不罕见。他说:“村里人干活时常有人受伤,我会先包扎处理,再联系上级医院转诊。”他的药箱里永远备着急诊药品,轮椅车上贴着自己的联系电话。每一个细节,都见证着这位轮椅医者的职业坚守。

   高位瘫痪的村医

    雷家四代从医的仁心血脉,在雷永刚身上奔流不息。两岁时,他看到家门前歇脚的挑煤工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便赶忙拿来扇子帮忙扇风;六岁时,看到附近流浪的乞丐经常没饭吃,他就会从家里拿出糖、饼、饭送过去。童年时种下的“仁心仁义”种子,早已为他的医者之路生根、开花。

    1993年11月,不到19岁的雷永刚在引水隧道工程务工时,因工地塌方造成脊柱粉碎性骨折,高位瘫痪。卧床3年,炼狱般的煎熬,让他深感行动不便者的艰难。父母、亲友的关爱让他明白:不能拖累别人,只能自食其力。行医,成为他的生存目标。

    父亲的医术在原石坪乡远近闻名,姐姐也是中医院校的高才生。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雷永刚开始学习医疗技术。2005年,他争取到了去内江医科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作为该校首位残障学生,他以超出常人的艰辛和努力,成为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

    2008年,三年学成,雷永刚顺利毕业。在校期间,妻子一直陪伴着他。每每上楼下楼,是妻子和同学帮他抬轮椅或背他上下楼。1000多个日子,如1000多盏明灯,照亮他坚定从医、传承爱心的决心。2010年,这位曾被判定“终身瘫痪”的青年考取医师证,成为村医,“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成为他的座右铭。

    守护“青山”

    青山村地处山区,是威远县较为偏僻的村落。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村子里以老人、儿童为主,进出不便,就医更难。雷永刚作为残障人士,出行本就不便,但每次接到上门配药、出诊的电话,他都有求必应。用当地群众的话说,他是“24小时营业”。

    有一次晚上出诊,适逢暴雨。因视线模糊,雷永刚回家时差点摔下山沟。幸遇路过的好心人帮他把轮椅车拉上公路。“我曾是病人,在床上躺了3年,很理解病人的痛苦。所以有人生了病,我比他们还急。”他说。

    雷永刚日常还要为青山村1500余名村民及周边数公里远的村民提供上门量血压、测血糖、科普讲座、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村里慢阻肺患者3人,高血压患者75人,糖尿病患者26人,精神病患者10人,这些重点关注人群,他都记在心里。村里有哪些路,到哪一家走哪条路更快,他都了如指掌。

    15年送医上门,苦不苦?想过改变吗?雷永刚说,曾有县城医院邀请他,但他不愿离开乡村,因为那里有上千双眼睛的就医期盼,他不忍,也不舍。

 

当前:3版(2025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