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飘满“文明香”
——四川各地积极推动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
◎ 本报记者 施华琼

 

    点餐适量、剩菜打包、节俭办宴……如今,文明用餐理念已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风尚正在各地兴起。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四川各地积极倡导节俭办宴,实施了一系列遏制餐桌浪费的创新举措,让文明餐桌理念落地生根。

    节俭办宴减轻群众负担

    3月8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水落村的“沐新风礼堂”内,一场简约温馨的婚宴正在进行。没有奢华的布置,没有铺张的宴席,宾客们笑意融融地围坐一堂,热闹而有序地品尝着美食。“清蒸鱼、甜烧白、炒时蔬……”餐桌上的十菜一汤,荤素搭配,分量适中,既美味又不浪费。

    礼堂负责人牟杰称,“沐新风礼堂”作为村民的红白喜事办理场地,对办宴标准有着严格约定:每桌菜钱不超过300元,酒席不超过20桌,礼金上限200元,且禁止使用高档烟酒。同时,还推出“新风菜单”,根据时节灵活调整菜品与分量,在满足宾客需求的同时减少浪费。

    “过去,村民们办宴席总爱攀比,浪费严重,还常引发矛盾。现在有了‘沐新风礼堂’的约定,这些问题都大大减少了。”礼堂内,“拒绝浪费 欢迎打包”的提示牌格外引人注目,时刻提醒并引导群众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牟杰说,在办宴过程中,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还会维护秩序,引导宾客文明用餐,营造和谐氛围。此外,街道与村食品安全监管员全程介入指导,通过食品留样等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牟杰介绍,礼堂由村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村民只需提前报备并填写《红白喜事备案表》,就能免费使用礼堂的场地、音响等设施设备,并有专业厨师现场烹饪,群众只需承担材料、水电等费用。新郎小张对记者说:“在‘沐新风礼堂’办宴省心实惠,又避免了浪费,我们和来宾都感到轻松。”

    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的农村地区,“坝坝宴”也经历了从铺张到节俭的转变。各乡镇的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监督引导作用,结合当地风俗,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明办宴标准,鼓励村民使用“瘦身菜单”,通过严格控制菜品数量和分量,优化菜品结构,增加蔬菜、豆制品及粗粮比例,减少高脂高糖菜品,推广蒸煮炖等低油低盐健康烹饪方式,推出半份、小份菜满足不同居民食量需求,不仅有效减少浪费,更让居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

    创新举措倡树文明新风

    除了节俭办宴,四川各地积极推动多样化的创新举措,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

    “原本10人食用的888元标准餐,通过‘圆桌加席不加价’的方式,调整为适合12人至14人共同用餐的模式,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费。”在四川省广元市,文明餐桌行动正在成为餐饮行业新常态。四川东方博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元市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泽全表示,为了积极践行文明餐桌理念,公司推出了大份标准餐改小份的做法,以及分量适中、价格实惠的“两荤一素一汤”工作餐,还有10元一份的社区食堂自助餐等多业态模式,满足不同顾客的用餐需求。

    广元市朝天天强大酒店行政总厨王志军表示,酒店除引导合理点餐,推出不同档次的套餐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外,还从食材的节约与利用方面入手,通过创新烹饪方式减少食材浪费。如鱼鳞可以变废为宝,制作成焦香鱼鳞;姜皮则在“麻婆豆腐”等菜品中合理加以利用。同时,通过荤素搭配、色彩搭配等方式提升菜品的口感和视觉效果,吸引顾客并减少食物浪费。酒店还通过无偿提供打包盒等方式,鼓励顾客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避免浪费。

    在富顺县的街头小巷,许多餐馆推出的低价新风菜也日益走俏。这些菜品在保证当地特色口味的基础上,优化食材搭配、控制成本,以亲民的价格受到食客的欢迎。餐馆老板小郑表示:“我们对本地人的口味偏好和日常食量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精心研发了几款低价新风菜,像小份的回锅肉、麻婆豆腐等。这些菜品推出后,顾客明显增多,大家觉得既吃得好,钱又花得少,而且不用担心浪费。”

    除此之外,富顺县农村学校“免费午餐”项目覆盖的13所边远学校,通过荤素均衡搭配、增加粗粮、豆制品等健康食材,结合集中供餐制减少食物浪费,同步开展营养教育,推动健康饮食教育深入校园。

    从小份菜到低价新风菜,从创新利用食材到鼓励打包带走……这些创新实践在保障合理膳食结构的同时,又让“光盘行动”和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文明用餐、节粮惜粮成为日常。

    “光盘行动”贵在持之以恒

    由“大份菜”变为“小份菜”,由“讲排场”变为“求实惠”,由“爱面子”变为“尚文明”……小到一日三餐,大到红白喜事操办,餐桌上这一系列的文明微变化,让文明餐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推行餐饮文明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新思路、新方法值得探索?四川相关人士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自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郑仁奎称,小份菜、低价新风菜及节俭办宴的推行,体现了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针对文明餐桌推行过程中,仍存在的观念滞后、利益冲突、共治不足等情况,郑仁奎表示还需从四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创新宣传形式,用典型案例触动公众,提升行动认同感;二是对小份菜等环保服务给予奖励,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三是制定文明餐桌标准,推广分餐、公筷及打包服务等,加强行业规范;四是加强全民监督,鼓励举报浪费行为,构建“政府+社会”协同治理网络。

    如何加强网络餐饮文明的引导和规范?郑仁奎建议,要多管齐下,通过专项整治,开展外卖浪费检查,整改问题并立案,规范商家行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推广小份菜、优化满减机制,减少食物过度加工,开发边角料利用,减少餐厨垃圾。同时,要畅通小程序、热线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参与监督,通过新媒体加强反浪费科普宣传,破除“剩菜有面”等陋习。

    古蔺县委宣传部文明创建与文明实践股股长简敏则表示,要持续从宣传引导、餐饮行业管理、学校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新风的形成。比如,可将“文明餐桌”纳入典型培树内容,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进行倡导引领;通过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手段,宣传普及文明餐桌行动;组建特色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开展文明餐桌宣传活动。同时,探索“家庭积分”“美德积分”等积分制管理办法,将乡村治理、移风易俗和文明餐桌有机结合,有力规范群众行为、提升文明意识。

    李泽全则表示,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小份菜、低价新风菜等创新形式要以品质赢得顾客口碑。同时,要不断提升餐饮行业自律意识,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贯穿到餐饮服务全场景、全流程,积极探索“光盘优惠”“光盘返利”“光盘打折”等多样化的激励方式,激发广大消费者践行节约用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深化文明餐桌行动内涵,持续加强“餐桌礼仪”“慈孝文化”等内容的融入与宣传。

    文明餐桌行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只有让节约成为餐饮消费的新常态,才能让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

 

当前:A1版(2025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