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四川省内江市迈向“十五五”的关键蓄势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内江市按照“三三四五”工作思路,即改进创新“三项机制”、深化文明培育“三项工程”、实现文明实践“四项提升”、推进文明创建“五项行动”,着力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新篇章提供精神动力。
创新机制:构建全域协同新格局
强化统筹协调,凝聚部门合力。内江市将建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跨部门联动,推动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例如,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江将深化与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打造跨区域文明共建示范带。
优化落实机制,力戒形式主义。认真落实市委2025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强作风抓落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型试点,探索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推动创建工作“可感可及”、评估“无感无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创新宣传引导,打造传播矩阵。内江将深化媒体合作,推出“理响甜城”“德耀甜城”等融媒体产品,并依托“文明内江”公众号、内江文明网等平台,推广先进经验。同时,聚焦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实践研究,为政策优化提供智力支持。
深化培育:共育向上向善新沃土
夯实理想信念强基工程。依托“范长江流动大讲堂”,内江将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覆盖党政机关、学校、社区等领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将完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筛查机制。
夯实先进典型引领工程。通过完善道德模范礼遇机制和“线上发布仪式”,培育选树“新时代好少年”“身边好人”等典型,并组织巡回宣讲、城市文明代言等活动,擦亮“甜美内江城 最美内江人”品牌。
夯实新风正气培育工程。聚焦诚信建设、网络文明等领域,开展诚信缺失问题治理和“网络文明达人”推介活动,同时推广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风尚行动,创作正能量网络文化产品,营造理性平和的社会氛围。
文明实践:打造成渝主轴新高地
推动阵地与品牌双提升。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体系,并延伸建设综合体、街区等新阵地。依托“五单”服务模式(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等),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品牌建设方面,“川渝红色故事汇”“川渝非遗代代传”等项目将融入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打造成渝主轴文明实践高地。
推动活动与资源双提升。围绕四季主题,开展“暖心四季”活动,如春运暖程、金秋助学等。资源整合上,推动文明实践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联动,推广“文明实践积分兑换”等创新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文明创建:共绘城乡和美新画卷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结合城市更新,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整治市容环境、消防隐患等问题,并制定《城市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型。
实施文明乡风提质行动。巩固农村面貌改善成果,深化“甜乡新风”行动,治理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开展“文明村镇巡礼”宣传和星级文明户评选,培育文明乡风。
实施校园文明建设行动。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筛查机制,加强思政课实践,培育“心向未来”工作品牌。
实施家风传承弘扬行动。开展“德耀甜城·好风传家”主题实践活动,开设“家长课堂”线上平台,推送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主题课程。
实施行业新风塑造行动。完善行业规范,制定职业道德标准,深化“两新”组织和金融等重点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内江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市委提出的“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总抓手,通过机制创新、培育深化、实践提升和全域创建,实现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双提升”,为内江加快建设成渝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注入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