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市开展 “红心向党·德育铸魂”长征故事进校园宣讲活动

 

    本报讯(陈颖)3月14日,由贵州省仁怀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仁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红心向党·德育铸魂”长征故事进校园宣讲活动,走进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茅台一小。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军小学,其前身为茅台一小,于1937年8月26日创建,校址坐落于仁怀市茅台镇,与四渡赤水纪念塔隔河相望。2018年3月26日,学校正式更名,成为全国第250所红军小学。踏入茅台一小校园,台阶左右两侧栽种的“红军树”格外引人注目。每年9月、10月,树上便会开满红色花朵;10月、11月,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这一草一木皆融入了学校独特的红色文化。学校校训“红星指引、奋力前行”,时刻提醒着全体师生,革命精神为前进道路指明方向,新长征的征程在脚下不断延伸。

    茅台一小党总支书记徐彪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坚定开展红色教育,全力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品牌。一方面,以红色文化铸魂,将红色文化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开设多元红色教育课程,精心编写红色校本教材,引领师生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师生心中扎根;另一方面,借红色文化励志,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阅读红色书籍,并邀请老红军、老战士进校园讲述亲身经历,让学生真切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伟大品德,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同时,用红色文化育人,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红色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促使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成长,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仁怀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底蕴深厚。当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与宝贵精神财富。如今,仁怀充分利用这一独特历史资源,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

    仁怀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市关工委主任陈连刚表示,期望通过此类活动,让青少年不仅铭记历史故事,更能汲取历史智慧,在新时代征程中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成为有骨气、有志气、有底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征途中,先辈们面对绝境不屈不挠,在枪林弹雨与饥寒交迫中坚定前行,这种无畏困难的勇气与绝不放弃的信念,能在青少年面对学业压力和生活挫折时,给与坚韧不拔的骨气和迎难而上的力量。

    活动当日,曾是茅台一小学生、如今已退休的邓玉芬担任主持人,重回母校主持此次宣讲活动,内心感慨万千。为深化活动内涵,本次宣讲特别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遵义市汇川区政府督学王起深入解读了四渡赤水战役的战略意义;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孔宪权的孙女孔霞生动讲述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遵义市汇川区四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华强结合当地红色资源,阐释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遵义市长征学会会长黄先荣则从历史维度系统梳理了长征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此外,仁怀市关工委“五助一帮”开学季・关爱行启动仪式向茅台一小发放捐资助学金2万元,贵州茅排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向学校捐赠了体育器材,助力学校发展,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此次“红心向党·德育铸魂”长征故事进校园宣讲活动,在茅台一小师生心中种下了红色种子,未来,仁怀将持续推进此类活动,让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在校园中代代相传。

 

当前:4版(2025年03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