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文明风,满目气象新。
近年来,海南省三亚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坚持精细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注重全民参与“内外兼修”,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培育城市的“精气神”;解决一系列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文明新风吹开“幸福花”。
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三亚用文明创建重塑城市品格,将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让“诗与远方”的向往与“文明善治”的现实交相辉映。
精心“绣花” 城市功能提档升级
三亚市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施“一把手”工程,由市委主要负责人挂帅,建立“片长+网格长+12345热线”三级联动机制,形成“问题发现—整改—反馈”闭环,推动创建工作纵深推进。
农贸市场,一头是关乎民生的“柴米油盐”,一头又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反映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自从市场搬迁后,周边不吵了,环境干净了,我们住着也舒服。”三亚市民汪顺说。
汪顺所说的市场是荔枝沟活禽交易批发市场,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周围的居民不断增多,经营产生的噪音、异味污染给周边居民带来不少困扰。
了解此事后,三亚建立专班剖析问题根源,研究攻坚举措。经多部门综合研判,荔枝沟活禽交易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完成,还周边居民一个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
这是三亚不断规范农贸市场建设的生动缩影。三亚先后对全市33家大型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将各市场的排污排水、信息、照明等系统,按照改造标准一一落实,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数据见证治理之变:改造老旧小区91个、新增充电桩2.5万个、建成绿道8条;市容环境违法查处18.7万宗,交通违法行为整治235万起。
全民参与 培育城市“精气神”
建设文明城,先育文明人。
“我已经是联盟的一分子,在开车中会更加谨慎驾驶,文明礼让。”去年7月,三亚网约车驾驶员边桂英有了一个新身份,“爱Lu”斑马线守护者联盟成员,看着车上的贴纸,她告诉笔者自己要做好榜样,传递文明。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座城市的“筋骨”,市民的文明涵养则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如何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亚选择从“爱Lu”斑马线创建着手,用文明实践铸魂。
2024年7月,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启动“爱Lu”斑马线文明交通品牌创建,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斑马线认领、斑马线提升改造等系列活动,多样活动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也感受城市环境改善。
让价值导向更加凸显。三亚通过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打造“道德红黑榜”等创新举措,涌现出“新时代好少年”马凯琳、“中国好人”刘桂英等一批群众认同、可亲可敬可学的道德榜样,如同一面面旗帜,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全市崇尚模范、争做先进的风气日益浓厚。
让效果导向更加有力。在建成1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基础上,三亚创建文明实践示范点18个,示范广场4个;定期策划文明集市、设置“心愿箱”和“服务菜单”,打造“黎族竹木乐器”“身边榜样说”“蒲公英课堂”“随手拍 立即改”等工作品牌,让文明土壤越发肥沃、道德星空越发灿烂。
让全域导向更加鲜明。三亚市、区组建了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达14.5万人,累计发布项目1.6万余个;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活动超2.7万场,深化全域全程全民创建,激发城市治理新活力。
创建惠民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组建了‘智囊团’,有诉求都可以反映。”天涯区抱龙村村民林其王说,自从有了这些举措,大家互相礼让,村民关系更好了。
抱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吉龙介绍,村民和村委会共同商议村里的事项,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既擦亮乡村的“面子”,又提升文明的“里子”。
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三亚聚焦路不平、灯不明、水不畅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通过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一系列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得以解决,城市的颜值、内涵实现了“双提升”。
“一老一小”服务网越织越密。三亚建成综合养老机构12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4家,居家养老服务覆盖121个社区;建设完成安居房、公租房、人才房3.3万套,托起市民、青年人的安居梦。
城市温度在细节中流淌。220家暖“新”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休憩港湾;建设“公交驿站”15个,解决17条线路147名公交车驾驶员停车难、如厕难的问题;建设城市公园绿地20个,建成绿道8条,让市民“转角遇见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让群众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还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三亚构建“三亚营商直通车”服务体系,拓展“政企约见平台”服务深度和广度,上线“我要会商”功能;落实“全省通办”事项2134项,通办事项内容涵盖了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生活因文明更美好,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正能量、汇集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