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游仙区 创新模式激活红色基因库

 

    本报讯(潘柏宇)清明时节的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漫山新绿中翻涌着赓续不绝的红色热流。这片浸润着英烈热血的土地正以创新模式激活红色基因库,将红色遗址转化为沉浸式思政课堂,让传统清明祭扫升华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游仙区依托红军战壕遗迹等,推出“红心向党·薪火相传”VR实景体验活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夜袭玉河场”等历史场景,通过角色扮演、任务闯关等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军战斗。同步开设“红色剧本杀”研学课程,以杨永蛟烈士事迹为蓝本,设计“游击密令”“信仰抉择”等互动环节,引导青少年在解谜推理中感悟革命精神。

    与此同时,游仙区还开展“春耕励志·清明追思”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在飞龙山“清风林”种植“初心树”,同步参与“文风柚”果园蔬果、羊肚菌采摘等农事劳动,在劳作中体悟“幸福生活源于奋斗”的真谛。打造“红星小当家”实践营,设置“战地炊事班”“支前运输队”等模拟岗位,通过挑粮上山、制作东乡饼子等任务,让青少年在身体力行中传承艰苦奋斗的作风。

    此外,游仙区探索打造智慧祭扫平台,运用三维建模技术还原飞龙山红军长征主题数字纪念馆,构建“时空信箱”“英烈手迹临摹”等交互功能,青少年通过VR设备向英烈献电子花篮、发送语音致敬卡。联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推出“全息投影红色故事会”,以动态影像再现红军在飞龙山筹粮扩红、救治伤员等历史场景,配套开发“红领巾语音导览员”培育计划,组织青少年录制“我眼中的飞龙山战役”音频故事100余条。

当前:A2版(2025年04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