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创新“1+10+N”模式,自上而下、上下协同、统筹推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把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做好、做扎实、做出成效,绘就移风易俗新画卷。
干部联系党员,打造党员先锋示范岗。为深入推进党员创先争优,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和镇制定干部认领党员工作机制,创新“1+10+N”模式,即为1个核心引领,10名党员带动,N个群众单元。其中,由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担任核心引领,发挥党组织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10名党员作为骨干力量,联系带动邻近党员群众,层层传递、上下贯通,统筹推进全村党员群众的理论武装、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舆论引导等日常动态监督管理,确保“党员先锋示范岗”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1”个核心引领,筑牢组织根基。村党支部作为移风易俗工作核心,严格落实“一约四会”制度,牵头制定村规民约、村级移风易俗实施方案,协同党员骨干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明确党员引领机制、细化任务清单,落细落实“各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同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解读移风易俗政策,借助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电子屏等宣传媒介广泛传播,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发挥“10”名骨干引领作用,实现精准带动。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遵守村规民约,主动践行新风尚。同时,定期以“集中宣讲+入户走访”的方式,发挥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打造以“移风易俗示范户”为榜样的奖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创新基层治理“1+10+N”工作模式,共和镇将党建引领与移风易俗工作紧密结合,让工作触角延伸到户、具体到人,由“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向“上边千条线、下边一张网”转变,让党员和群众都当上了“主角”,以“家家动起来、户户干起来”的行动自觉为打造文明新风尚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