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过度猎奇毁了餐饮体验

    《中国市场监管报》近日报道,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每晚仅开一桌12席。食客剪盆栽叶子当开胃菜,品尝模拟腐臭寄生花的糊糊,还有一道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该餐厅人均消费3888元。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绍,现场检查时查见竹虫、蚂蚁和大象粪便等食品原料,目前已对上述食品原料做封存处理,并对该单位立案调查。

    编辑点评:为满足人们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精的多元化需求,食品需要创新,创造食品消费新场景,引领消费“新食尚”。但食品创新要符合消费者的普遍认知。用象粪做甜品,却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想象,让人实在难以理解,堪称奇葩创新,恐怕是为满足极少数人的奇葩消费欲望,也是为满足商家妄图以奇葩食品当作流量密码的经营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也将“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列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之列。餐厅用象粪做甜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能否达到安全食用标准,尚未可知,但这种过度猎奇的饮食体验与餐饮文化,不要也罢。

    监管部门需尽快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与标准,明确奇葩食材的合规边界,引导餐饮行业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进行食品创新。(何勇海)

当前:A1版(2025年04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