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河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合并中秉持“拆墙并院、邻里共享、共建共治”理念,构建“项目工作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施工方”六方议事平台
● 南河街道南鹰社区累计拆除围墙820余米,新增可用公共空间2000余平方米;增设停车位70余个、充电桩14处,增设照明设施150处,升级门禁6套,加装安防监控6套;整合小区公共资源220平方米,打造娱乐休闲共享空间
● 拆墙并院,也拆除了街坊邻居的心理之墙,促进了小区和谐稳定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河街道南鹰社区玖合苑小区,由邮政公寓小区、电信公司宿舍、电力小区、郑南雅居小区、昭化地方电力公司宿舍等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9个小区组成。南河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合并中秉持“拆墙并院、邻里共享、共建共治”理念,聚焦公共空间不足、服务设施缺失、车位配备不足、绿化质量不高及协同管理分散等问题,坚持建强基层组织、实施问需于民、做优服务保障,打造集养老、幼托、商超、交流等于一体的片区服务共享中心,探索多小区合并治理新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
搭建需求与治理桥梁
“邮政公寓小区、电信公司宿舍等9个老旧小区均建于20世纪90年代,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随着时光的流转,面临着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停车难、基础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小区群众刘小华说道。
南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居民的意愿作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把握居民需求与治理瓶颈。街道选派13名党员成立邮政公寓片区“九合一”老旧小区改造攻坚突击队,构建“项目工作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施工方”六方议事平台,多次召开小区合并工作会、小区楼宇商议会,实现党组织建设与项目推进互促共进。充分发挥国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144名业主党员在小区亮身份、带头签订协议,党员志愿者携手居民代表进家入户,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答疑解惑,收集居民意见建议68条,居民群众支持率从20%提高到98%。创新“三方联动协商议事”的工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坝坝会、微信群等方式,社区党委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改造需求清单89条,经过两轮意见征求与公示,确保了改造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民主性。
以专业化项目
推进改造蝶变
“我们的小区历史悠久,但随之而来的是基础设施的老化,如排水系统不畅、停车位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雨天,道路泥泞不堪,积水与污水交织,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与生活质量。如今,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推进,我们小区被列入其中,这份改变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和动力,生活品质与幸福感显著提升。”小区居民徐全道满怀感慨地分享道。
南河街道秉持“拆墙并院、邻里共享、共建共治”理念,打造“设施融合、文化融合、交通融合、生态融合、治理融合”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依托小区原有格局,以移动公司培训基地为核心,拆除周围临时建筑,规划建设社区活力共享环,连接各个分区,实现全域联动,打造“一心一环一轴四片多点”的总体结构。累计拆除围墙820余米,新增可用公共空间2000余平方米。聚焦“飞线充电”“停车困难”“雨污未分流”等问题,实施精细设施改造共享设施“乐”新居、重塑文化纽带共享地标“链”邻里、重构通行体系共享交通“畅”通行、升级海绵配置共享生态“绿”空间、引入智慧管理共享治理“优”服务等五大改造。改造后增设停车位70余个、充电桩14处,增设照明设施150处,升级门禁6套,加装安防监控6套。利用500平方米的小区闲置空间,建成集党员活动、红色物业、居民议事、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站,整合小区公共资源220平方米,打造娱乐休闲共享空间。
以精细化服务
加速民声向民生转化
南河街道坚持优化服务供给、改善生活品质,在精细服务中实现高效治理。
项目施工期间道路开挖导致的停水停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街道以9个小区为对象,分别开展政策答疑宣传活动,不断强化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同时,通过楼组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传播正能量,有效解决了众多邻里矛盾和日常问题。
拆墙并院,也拆除了街坊邻居的心理之墙,促进了小区和谐稳定。小区居民王阿姨表示:“这围墙一拆,去菜市场可方便多了!以前得绕一大圈,现在穿过小花园就到了。”“是啊是啊,而且咱们这花园现在多敞亮!以前各院各管各的,现在孩子们能一起踢球,老张头他们下棋也有地方了。”小区居民李大爷说道。
不仅是方便了居民,对于小区合并改造期居民反映的停车难等诉求,街道还通过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形成改造施工期间小区车辆临时停放公约,为近600辆在施工期间无处安放的车辆找到了临时停放点,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停车焦虑,得到居民点赞。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来自不同小区、不同专长的热心群众汇聚到一起,共同组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自治组织。今年以来,举办春节、三八妇女节等主题活动4次,参与群众1500余人次,为小区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